首页 工作指南 学习培训 工会动态 师能建设 成果展示 教工之家 民主管理 师德建设 教代会 组织建设 网站首页
  工会动态 more>>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漕桥小学举办了退休教师… 01-08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二十一… 12-30
漕桥小学退休教师欢聚一… 10-10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40个教… 09-10
《认识小数》杨霞教学设… 06-18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22
  工作指南 more>>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漕桥小学2025年春退休教… 01-02
2024.12漕小教工运动会… 12-30
关于做好2025年教职工“… 12-24
漕桥小学“情暖冬日,爱… 12-20
关于举行第二十一届教工… 12-15
  最近更新
漕桥小学第二期师德讲堂… 04-14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成功举办“当四有好… 03-31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168工作手册 01-24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工会专题>>成果展示>>总结报导>>正文内容
弘扬高尚师德 坚持立德树人
发布时间:2018-10-06   点击次数:   作者:徐华新   来源:原创

弘扬高尚师德   坚持立德树人

——漕桥小学第十一个师德建设月活动总结

在第十一个师德建设月中,漕桥小学以承办潘家小学教育集团庆祝教师节大型活动为契机,适时启动了以“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弘扬高尚师德,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身边榜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以活动以行动彰显优良师风,倡导教师在校做个好老师,在家做个好成员,在社会当个好公民。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广泛宣传,统一认识

1.成立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为了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宣传月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胥志东校长为组长的集团师德建设月活动领导小组,由潘家小学执行副校长杨建东总体设计活动方案,各校区工会主席及德育副校长主抓落实。集团统一部署,协调实施,让全体教师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积极参加各项师德建设活动。

2.营造浓厚氛围,增强引力。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集团共庆教师节时,胥志东激情动员,全体教师庄严宣誓,自觉承诺践行师德;漕小教师大会上,工会主席徐华新宣读活动方案,部署具体活动;升旗仪式上,德育副校长曹美琴向全体学生宣读《教师节倡议书》,向学生、家长及社会郑重承诺:坚持教育公平,关爱全体学生,节日拒收礼物(包括贺卡、礼券、鲜花、礼品等),拒绝参加家长的宴请;校门口的大屏持续公示《教师节倡议书》,行政楼前和中校园的游动字幕电子屏,持续显示醒目标语;宣传栏公示“双十佳三好教师——王海峰老师的先进事迹”;道德讲堂的墙上,教室内的板报中,每个教师的心中,都有漕小教师的“师德承诺”……每天,教师走进校园,就是走进了高尚师德的氛围之中。

二、扎实活动,注重实效

(一)修师德

1.学习。学习《教师法》、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十九大的相关文件,学习工会赠送的《控制情绪》,学习《漕桥小学教师爱生故事选编》;

2.承诺。签订《师德承诺书》《师德师风责任书》,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3.结对。与贫困生、学困生、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结对,继续开展“168爱生”行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切实做到“关爱一个学生、联系一个家庭”。进行一次家访活动,主动和家长、学生沟通,寻求理解,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把学校的办学思路、工作措施带向社会,带入千家万户,带进家长的心坎上;撰写家访心得体会,把家长、社会对我们的建议和要求渗透到平时的工作中,真正把“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承诺落在实处。利用学校资源教室,党员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提供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让“特殊学生”享受学校里的特殊关爱。

4.表彰。在教师节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师德模范”,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5.宣讲。利用道德讲堂宣讲被评为武进区双十佳三好教师的王海峰老师的事迹,黄晓芬和曾兰兰两位老师还以演讲的形式讲述身边教师的道德故事,潘家小学的殷晓霞、汤凌云两位教师给我们带来了潘家小学教师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的感人故事,给全体漕小教师带来了“不期而遇的感动”。我们还邀请了区师德讲师团的老师到校宣讲兄弟学校老师们的先进事迹。满满的正能量,有力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教职工热爱教育,在平凡教育岗位上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

6.撰写。每次活动,建议教师撰写心得体会,让敬佩感、羡慕感、追逐感得到升华。引导教师继续撰写身边教师的感人故事,参加区教育工会的“2018,致不期而遇的感动”征文比赛,择优在学校的道德讲堂宣讲或刊发在校园网站,供大家学习。

7.捐助。教师开展“一日捐”活动,从发动到捐款到上交善款,两天就完成了。帮助身边的贫困生,漕小的老师们频频伸出援手。就连退教支会的老前辈都深受感动,加入了资助平困生的行列,退休教师也为7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捐出了2500元。

(二)强师能

1. 集团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开启了新一轮师徒结对活动,依靠集团的力量,让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加快成长,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2.开启了集团“名师工程”。成立了胥志东的体育名师工作室,张文的数学名师工作室,李永清的班主任工作名师工作室,管文伟的语文名师工作室,带领更多的老师走向名师。

3.在上学期开展了两轮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第三轮教师基本功竞赛,进一步培养教师研读教材、设计教案、驾驭课堂的能力。张霞、王小燕两位教师分别参加了区语文、和思品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王晓玲老师参加的区E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大赛,获得了武进区一等奖第一名,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的比赛。

三、全面总结,务求长效

开展第十一个师德建设月活动以来,学校呈现了全体教师奋发向上、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学校也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出现的三个“常态”令人欣慰。

1.教师精神饱满,敬业奉献是常态。提前半小时上班,延迟1小时下班,在漕小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利用双休日到校义务加班,没有一人提出要加班费。义务为学生家长提供延迟放学服务,解决“三点半”难题,主动担当,奉献爱心。不厌其烦辅导学困生、帮助贫困生的故事不胜枚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们以自身的行为示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向学生奉献人类最美好的精神财富。

2.教学行为规范,教学相长是常态。通过“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的自查自纠、深刻反省、整改提高,教师们衣着得体、仪表端庄、谈吐儒雅、举止文明。平时谈的是学习、说的是教研。尊重学生,无一例歧视差生、体罚学生的行为出现,师生和谐共处,教学相长已是常态。

3.先进典型涌现,比学赶超是常态。先进不断涌现,榜样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学校对先进的褒奖,对积极向上教师的高度认可,就是在弘扬高尚师德,把“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植入教师们的心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比学赶超就成了常态。争先恐后的良好工作局面,巩固了“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成果,并促进了这项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第十一个师德建设月”活动过程中,漕桥小学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持续的促进和加强。在教育教学活动方面,无论是组织学生参加的区比赛,还是教师个人参加的区级技能竞赛、基本功比赛,都是成绩喜人,捷报频传。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提升了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提升了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提升了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度。我们深知,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师德建设永远在路上

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2018.10


 


  •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振兴东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