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展教师学术沙龙
主持人 徐华新
(沙龙原为意大利语,十七世纪传入法国,最初为卢浮宫画廊的名称。日后逐渐指一种在欣赏美术结晶的同时,谈论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场合,所以沙龙这个词便变为不是陈列艺术品的房间,而更多的是指这样的集会了。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1.定期举行;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教学沙龙的出现与兴起是近年来的事物,而教师始终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善于借鉴与吸收新事物,并且利用新事物为我们自己的成长做助推剂。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很好地运用。教学沙龙点燃思想的火炬,它是思想的内在激化。许多的思想都是在不经意间产生、迸现,并逐渐明晰,进而系统化,上升为理论的高度。欧洲有散步学派,他们不是刻意在做学问,也不是苦苦在求索,而是在闲暇与闲聊中一个个思想与理论产生了。而教师也应该有这样的空间,将工作与生活诗意地结合。沙龙,无疑是一种极富“开放姿态和友好界面”的方式——无论是有形的茶馆式沙龙,还是虚拟的网络式沙龙。这是交流的平台,是学术的论坛,是展示的舞台。一个好沙龙就是一个燃料充盈的大火炬,而一个好话题则是一根神奇快捷的导火索。教育沙龙,点燃思想的火炬,催开教育的奇葩。那么到底怎样开展沙龙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观摩一个实例。
观看教师沙龙。
希望各教研组通过观看以上沙龙实例,能受到启发,拥有各教研组自己的学术沙龙,交流平台,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让我们的智慧与思想发生美丽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实现亲切的交融,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从而促进我们的教学。
今天的业务学习到此为止。
漕桥小学教导处
2014.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