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路需要爱,请别吝啬你的爱
——师德师风活动之总结
武进区漕桥小学 梁凤凤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人世间,拥有最多热爱别人孩子机会的职业,就是教师。温家宝总理说:“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老师是蜡烛,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是啊,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为师德之本,无爱则无教育。植根于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真心诚意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既当慈母又当严父,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更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到孩子们热爱的合格教师。教师,全部的职业生涯都离不开孩子。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师魂,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最终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
对于师者,爱与责任是什么?教育部部长周济告诉我们:“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 再来看看,我们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2012年的教师节,中国广播网专门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78.3%的学生认为好老师应该有爱心。由此,我告诉自己:今天的我,必须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曾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着的确是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他发现有同学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至,将学生生理、心里规律作为教育学的黄金律令来遵循,用爱来感化、呵护学生。我想我也能做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可以经常俯身聆听学生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和老师是平等。因为往往是:细微之处彰显爱。
作为48个孩子的班主任,在学校,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他们的妈妈。不管他们是乖巧、聪明还是调皮笨拙的,我都要以一颗慈爱的心去爱他们。在比赛场上,我的爱就是扯破喉咙给他们加油的声音,让他们更加积极。当他们因为考试考得不好而伤心流泪时,我的爱就是一句安慰的话语,让他们能够振作精神,继续努力,考出好成绩。所以,请别吝啬你的爱!因为老师的一点爱,或许会让孩子激动、开心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会更喜欢听你的课,更喜欢和你分享他们的心事。
每每,追忆我五年来的教学历程,回味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不时在反思,在自省——我有这么爱学生吗?有过这样爱学生的表现吗?“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爱学生也不是一样道理吗?在给予孩子们尊重、爱心之外,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严厉批评“违规”学生,摆出过多么权威的“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着自以为是的“教育”。真的太多的“过”了,为什么不学会用宽容用爱心去教育呢?可是,,过去的学生还是对我说: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我们很喜欢你,你一点也不凶。相比之下,不禁惭愧内疚:我们的孩子太天真善良。竟把老师的责骂、甚至处罚视作理所当然,并已在潜意识中演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还被继承和沿用。通过这次师德大讨论,我深知,我应该把更多的爱给予我的学生,用一颗更宽容的心去感化他们!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与爱同行。让我与你,你们一道,携起手,肩并肩,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用知足带来感恩,用感恩促进奉献,用奉献来谱写教是人生!
这次的师德师风大讨论,我学会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想我会好好爱这一职业,多给学生一点儿微笑,多给学生一点儿关爱,因为学生需要爱,教育更需要爱!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不再吝啬自己的爱,以大爱知心去面对学生,善待每一个孩子,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