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师来说,廉洁是一种师德,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她使人威严,更使人崇高。她能使不正之风却步,腐败分子丧胆;她无私无畏,无坚不摧;她高风亮节,一身正气。她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她是政治文明的一种理念。
廉洁从教,是教师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教师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只有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并使之“开花”、“结果”。
一、自尊自爱,知足常乐。
《论语·雍也第六》中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就让我做一回颜回吧——当然,我们比他幸福得多:通过我们的努力,一个个懵懂的孩子学会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改掉了不好的习惯,一批批社会的栋梁应运而生,这不幸福吗?当大暑天,人们都忙着工作,我们却能在家享受清闲,还照样领工资,这不是幸福是什么?当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上,突然一个青年走过来,向你彬彬有礼地问好,这也不是幸福吗?教师节来临,一张张贺卡、一封封来信、一束束鲜花、一声声问候,怎能不让你幸福?再多的苦、再大的累此时此刻还算得了什么?
所以,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是教师,就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珍爱自己的称谓。享誉世界的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至理名言:“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
因此,让我们自尊自爱,知足常乐吧!
二、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当今社会,新旧体制转换带来了价值观的碰撞和体制规范的失衡,少数教师由于受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的影响,经不住物质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以教谋私,见利忘义等不廉洁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削弱了学校育人的效果,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呢?
首先,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
其次,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正如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的“孺子牛奖”获得者刘让贤所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贫乐教,爱岗敬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