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桥小学“争当三好教师”师德大讨论活动总结
武进区漕桥小学
漕桥小学组织开展的“争当三好教师” 师德大讨论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让每个教师参与其中,受益匪浅。
我们首先成立了以卞晓忠校长为组长的 “争当三好教师”师德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校级领导与中层分到各学科活动组,指定曹美琴副校长等三人负责宣传报道,指定专人成为材料审核员、材料上传员。接着召开了专题会议,分析了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目标与任务。 通过开展学习、对照、反思、整改、总结等系列活动,使教师对师德规范有所认识、存在问题有所觉悟、师德水平有所提升,呈现出人人争当“三好教师”的良好态势。通过开展活动,探索适合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方式和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进教师、贴近生活。通过开展活动,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丰富学校内涵发展,健全师德规范和师德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怀揣崇高理想,坚定职业操守,不断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争当三好教师”师德大讨论活动,我们主要分“学习提高、对照反思、整改完善”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每个阶段的任务都很明确。
一、学习提高阶段(从今天部署动员开始——2014.01.05,第十八周)。主要任务:
1.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规范等要求。以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3]10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8号令)、《常州市武进区中小学教师违规违纪行政处分办法(试行)》(武教人﹝2011﹞127号)、《关于开展争做“学校好教师、家庭好成员、社会好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武教工〔2013〕7号)等为重点,提高教师法规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2.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理论,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3.学习师德楷模的事迹。学习全国好教师孙国华、白英、韦忠良等身边师德典型事迹3例,学习李吉林等全国师德榜样。举办了第十四期教师道德讲堂,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通过学习,树立典型,激励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生为本、严谨笃学、无私奉献。
本阶段主要采用分组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1月2日、3日(周四、周五)中午11:40——12::40为分组集中学习时间,由各组负责人召集宣讲,其他老师做好学习记录、写好学习心得。
二、对照反思阶段(2014.01.06——01.12,第十九周)。
学校层面。第一、反思学校在组织领导、任务要求、责任落实、保障措施、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求通过学习、教育、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机制,加强常规管理,全面提升师德水平。逐一对照反思,采用自我剖析、同行评议、家长建议、领导点评等方式,使每位教师清醒地认识在师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要明确今后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对每位教师进行了师德评价。第二、总结以往开展“三讲三比”等师德建设活动当中的经验教训,继续保持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优良举措,梳理活动思路,创新活动机制。
教师层面。通过近阶段的学习提高,与相关法律法规和“三好教师”要求进行全面的对照,反思自身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品德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师们敢于辩证地否定自己,在磨砺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敢于重构自己,将社会人和教育人的双重属性有机地借鉴、统一、融合。科学地确立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角色的定位;不断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的师德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用精湛的教育艺术成就自己的教育理想;用完美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家长和群众。这里又分3个活动程序:
1、自我反思(1月6日、7日,周一、周二):教师总结自己在师德建设方面的优点,查找存在问题或不足,提出整改措施。电子稿上传至专题网页,另外打印一份纸质材料放入师德档案。距退休年龄三年之内的老师对电子稿不作要求(以下类同)。
2、交流评议(1月8日,周三中午11:40——12::40):分组交流,同行评议。
3、领导点评(1月9日、10日,周四、周五):各组负责人对各位老师的师德师风进行综合评价。
三、整改督查阶段(2014.1.13——1.24,第二十、二十一周)。工作重点是整改和督查。
整改。学校,要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分组讨论、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学校师德的制度建设、活动开展、教师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根本性的改变。师德师风是校风、教风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师德建设整改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主要是制度建设和教师文化建设。要建立完善相关的机制制度,剔除不合理、不科学的制度,改革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师德建设的预警机制、应对机制,落实相关问责机制,不断丰富师德建设活动的载体,不断开拓师德建设活动的领域,形成学校的特色亮点。2014年上半年,我们主要将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建立师德考核制度。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三好教师”具体要求制定师德考核细则和办法,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家长和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结果存入教师师德档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2.完善年度考核办法。真正发挥年度考核的评价、激励、督促和教育作用,激发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履职,多创佳绩。教师,主要要改三个方面:一改观念,要改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高高在上的地位感,要能做学生学业的指导者、思想的引领者、生活的同行者;二改方式,要把以往粗暴的教育方式,变成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完全摒弃体罚与变相体罚等不良的教育方式;三改意识,要具有前瞻意识、风险意识、全局意识,摒弃胆识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
督查。学校为教师建立师德档案,包括学习情况、教育教学情况、师德建设参与情况、师德活动成果等等。要组织教师写好师德建设的学习心得、总结反思等,把它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要密切关注,杜绝教师有违反师德情况的发生。校级领导及相关中层要对联系教师经常进行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相关教师沟通交流,将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针对期末结束及寒假期间,可能出现的有违师德的问题,学校在1月22日召开了教师大会,教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表卞晓忠校长再次对全体教师做了教育引导,明确了要求,希望大家为人师表,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
为了保证师德大讨论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全面推进,我们强化了责任意识。
1.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分组学习,每天在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最起码拿出一小时来学习、对照、反思和讨论,真正投入到这项活动当中去,使这项活动真正能触动灵魂。
2.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一把手校长对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负总责,各组负责人对分管的老师负责,各位老师对自己的师德行为负责。对教师中可能出现的有违师德的苗头性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和教师之间要及时提醒,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作出反应,妥善处理,减少负面影响。对相关当事人要对照《常州市武进区中小学教师违规违纪行政处分办法》作出相应的处理。
3.每位教师都参与师德大讨论活动,无一例外(包括代课教师)。每一位教师联系自己的实际,联系自己的思想,联系自己的工作、联系自己的问题进行对照,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自己这份工作。每位老师要做到六个一:学一学,国家省市区有关师德的要求和文件;对一对,用师德规范与自身进行全方位对照;查一查,自己在哪些方面已经做到,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议一议,分成若干讨论小组,讨论师德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一改,自身有问题或不足的同志,要整改到位,做得好的同志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提一提,通过活动的开展,每位教师在思想认识、教育方式方法、师德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提高。
本次师德大讨论活动,我们做到了旗帜鲜明,重点突出。
1.2014年元月是师德建设月,“争当三好教师”师德大讨论活动是主题明确、目标明确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就是要让师德好的教师有荣誉感,让师德差的教师有危机感。
2.在师德大讨论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参与其中,做到学习有材料、讨论有声音、反思找不足、整改有方向、总结有提高。每位教师都写好师德对照反思的材料,师德大讨论交流的材料、师德大讨论的活动总结等,由学校收集、整理、打包,准备上报至教育局。对认真参与本次活动,及时上报相关材料的老师给予校本培训8学时,反之则扣除8学时。我们评选出了多位“争当三好教师”活动积极分子,在教师大会上给予了表彰,我们将把这些积极分子向教育局推荐。
3.我们已经将校内资料上传到学校网站的“工会专题”——“实践探索”的相关子栏目下。报道组成员以及工会宣传委员、区教育工会的QQ群联络员及时做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力争将师德大讨论活动情况在各级各类媒体上报道宣传。
通过大力开展师德建设争当三好教师活动,我们希望全体教师切实增强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师德水平,荡涤尘埃,净化心灵,让学校真正成为文明的摇篮。
(武进区漕桥小学 供稿)
2014年01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