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师沙龙:“求实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个人认为:本次沙龙要教师们围绕“求实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这个话题,通过自由交谈,各抒己见,从课堂呈现“三实”境界、学生呈现“三自”状态、教师体现“三大”觉悟三个纬度,立体地展现具有漕小特色的“求实课堂”。交流过程中,理论说教性的东西少一些,主要用案例形式,从“实际”、“实在”、“实效”三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2个方面(比如可以紧扣“实际”、“实在”举例,课堂预设或者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校实际:外来职工子弟多,乡村学校学生知识面不如城区学校学生广,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的不同等诸多因素,来精心设计教案学案,以迎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追求实实在在的课堂效益:体现“五根”,培养“有根的学生”)交流各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做法,大家是如何利用课堂主阵地深化弘扬学风教风(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现“自信 自主 自强”“大爱 大气大雅”,不必刻意地单独举例去说课堂中是如何体现“学风”和“教风”的,学风和教风是渗透在教学过程各环节中的),培养有根的学生的?(一家之言,疏漏难免,请大家修改补充完善)
每位教师交流过程可以是这样的:
1.略谈对“求实课堂”“实在”“实际”某一方面的认识;
2.简述相关案例,说说自己是如何落实养根校训,培养有根学生的(具体做法);
3.谈谈自己的思考、感悟可以结合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谈,比如:
一、养身心健康之根:关注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孩子在课堂上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大胆尝试后获得成功的喜悦;尊重每一个个体,不讽刺挖苦学生,让孩子感受到在老师眼里,他们都是有潜能的,都是有希望的,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和确立自自信。
联系学风自信中的“做好每件事情有决心”,如何立足你所在课堂加以落实。譬如“回答好每个问题”“珍惜好上黑板的每一次机会”,联系学风自强中“对待活动乐于展示”,以阳光的心态乐于展示自己。
二、养良好习惯之根:学科共性的:预习习惯、作业习惯、(预习的好,事半功倍;作业好的,成果巩固)
学科个性的:语文:写字、阅读习惯训练;数学:答题、思维习惯的训练;英语:记忆、口语习惯的训练。
联系学风自主中的“自主安排学习、自主管理行为”两方面结合思考。譬如课堂上培养良好习惯过程中有意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既增强他的自主的意识,更培养他自主的能力。
三、养特长发展之根:主要是立足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对你的课感兴趣,从而对你所教学科感兴趣,也许今后影响他的成长选择和发展方向。
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布置探究主题,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师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联系学风自信中“挖掘潜能有信心”加以思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培养中也最能发现潜能,也最能培养自信。
四、养优秀品德之根: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每门学科都有许多好的教育素材,关键看我们老师怎么来用?这里涉及两点:一是要用敏锐的眼光来挖掘,二是要用智慧的眼光来运用。也就是有时有了,但要结合的好。
联系学风自强中“对待学习敢于拼搏,对待困难用于克服”加以思考。学习主动接受挑战,遇到困难不能逃避,而要想办法解决。联系学风自信中“完善过程有耐心”,学习上要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
五、养基本技能之根:方法技能策略的传授。侧重于方法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