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6-01-05
点击次数:
作者:金云霞
来源:本站原创
|
《望月》评课
武进区漕桥小学 金云霞
这篇课文清新俊逸,思想深邃,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美文。课文写了作者在甲板上欣赏月亮,聪明好学又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黄晓芬老师紧紧扣住文眼“望月”,以月为主线,指导学生概括小标题,引领学生欣赏江上之月,品读诗中之月,沉静在这安详幽美的夜,享受望月的乐趣。
这篇课文景美、境美、情美,处处渗透了美。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具体表现在:
一、音乐导入,营造意境美。
课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欣赏阿炳的《二泉映月》、贝多芬的《月光曲》,还有大家熟悉的《彩云追月》,都是跟月亮有关的乐曲,自然地引出了课题,更重要的是,为整堂课奠定了静谧安详的意境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二、读悟结合,感受月色美。
这篇课文既有丰富鲜活的语言表达,又有优美如画的意境呈现,但美的文字,美的意境惟有靠学生自己去感悟才能领略,才能发挥它的文学功能和育人功能。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带领学生细细地读文字,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并进行交流。学生都从课文中读出了生动优美的图画,领略了文字背后那美的意境。而轻柔的音乐声更是以有声衬无声,学生在阅读感悟文字之美时,增加音韵之美,把文字之美与音韵之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从而更好的营造了月夜安详静谧的意境,更好的感受到了月色的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