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首先应该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主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视“师道尊严”,讲究师生的尊卑,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种陈旧的师生关系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现代教育中提倡的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此我做了几点尝试。首先在观念上作了彻底的转变,从“说教者”,“圣人”的角色中走出来转变为学生的“大朋友”。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开放性、合作探究式的课题,和学生一起交流、合作、探讨,欢迎学生持不同的观点,鼓励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不搞一言堂。这样做克服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只会死搬教条,除照书回答以外,说不到三句话。起到了加强学生思维方法与能力的训练,又拉进了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合作,还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我还经常倾听学生,经常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个别座谈,给老师提意见等方式去了解学生的需求,改正自己的不足,使师生关系更融洽。和谐师生关系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还应渗透于生活。在生活中教师应用真心体贴关爱学生,成为一个能分享他们快乐,又能在他们需要时倾听、帮助他们的朋友。
其次,要理解和宽容学生。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已经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老师应特别加以保护。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有自尊的需要,都怀着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师长和同学的肯定、赞许和尊重,而不愿意受到怠慢、轻视和非礼。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处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他们明事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对于他们的过错我们要做的是疏导而非当头棒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