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小故事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就像他小时候学走路时摔跤一样正常,成长就是不断改过。有的学生的错误主要在学习方面,上课不认真听,不按时完成作业;有的是在日常行为方面,不值日、不遵守纪律,大到打架闹事,甚至偷东西;还有的是在思想和心理方面的。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先会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然后就是训斥责骂,再就是罚站、喊家长。我觉得班主任还应把学生的过错与学生的心理状态联系起来想。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以宽大的心胸开诚布公地与学生交流,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多和家长联系,才能摸准他们犯错误的思想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我班学生小王,就是一个令我头疼的学生。开学才一个星期,他就开始不按时完成作业了,特别是家庭作业,每天只做两三行字应付老师,或干脆不做。开始,我对他是好言相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我所有的苦口婆心都付之东流,他依然我行我素。一次星期一早晨交家作,他又在座位上磨磨蹭蹭交不上来,还故意在书包里翻来覆去地找。我一见,不禁怒从心来,我大声叫着:小王,上来!你的家作呢?他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接着班干部又向我报告:“老师,他一样作业都没做。”此时的我,真是怒不可遏,只想狠狠地教训他一顿。当我看到他那惊恐的、可怜的眼神时,我的心不禁一颤:我这是怎么啦?他还是个孩子呀。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会这样狠狠地去责打他吗?再说,如果我的孩子在学校里挨了老师的打,我肯定会很心痛,而且心里还会责怪老师,多大的事儿呀,就不能好好说。想到这里,我强忍怒气,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这次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以后再不完成,老师可真要对你不客气了。”从那以后,我主动和家长联系,了解情况。原来他父母离异,他随父亲生活,而父亲又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管教,与孩子的感情较生疏,爷爷奶奶对孙子是溺爱有加,导致他养成懒惰的习惯。孩子的爸爸表示今后要严加管教,并且每天要孩子把家作的内容抄在作业本上,他每天负责检查签字。有了家长的配合还不行,我还调动班级的力量,由他们组的小组长每天去督促他完成作业。当然,只要他一有进步,我就表扬他,并且打电话告知家长。共同配合,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他现在不做作业的现象还时有反复,但教育工作是漫长而艰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对学生怀有真挚的爱心,每天进步一点,就是向成功迈进。
当然,宽容不是放纵,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在教育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给学生真诚的信任和不断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