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访故事
武进区漕桥小学 承秀华
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简单快捷。电话联系是家校沟通常用的一种方式,可是有一种最传统的也是最有用的家校联系——家访。它不仅更能使教师和家长得到沟通,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家访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养,从而了解到学生的生存状态。
上周四放学后,我和徐教导决定到石建成和廖倚山家去家访。第一站石建成家。石建成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班级里的各项活动都能积极参加,但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父母对他的学习也不闻不问,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来到石建成家,迎接我们的是紧锁的大门,等待片刻,他父母才从单位匆匆赶回。我们先向石建成爸妈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他妈妈一直强调孩子自觉性不强,他们已经没有办法了,已经彻底失望了。我和徐老师表示好孩子是“陪”出来的,好习惯也要在父母的陪伴中养成,父母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经过一翻推心置腹的沟通之后,我们针对孩子的情况,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措施。石建成的父母因为找到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看到孩子坚定的目光,父母希冀的眼神,我深深感受到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感受到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
此时,天边已经退去了最后的晚霞,道路两边的灯已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我们继续赶路,赶往廖倚山家。廖倚山个子矮小,但品学兼优,积极努力向上。但由于父母工作辛苦,好多的家务都压在孩子身上,班级里的数学培优都没有时间参加。我们来到廖倚山一家居住的简陋的出租房时,他的父母还没回家。他正在矮小的一张小桌子上做作业。他告诉我们他已经把米饭烧好了,一块冰冻的肉正在融化中,就等父母回来做点菜就可以吃晚饭。看着他矮小的个子,懂事的神情,我的心中涌起了许多心酸。我摸摸了他的头,叮嘱了几句,离开了他的家。晚上8点多,他妈妈打电话给我。我们聊了好久,最后我告诉她,在辛苦工作之余,一定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通过家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会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来教育孩子。而我们老师,了解了孩子的生长环境,更能有的放矢。相信在家长、老师、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都会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