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指南 学习培训 工会动态 师能建设 成果展示 教工之家 民主管理 师德建设 教代会 组织建设 网站首页
  工会动态 more>>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漕桥小学举办了退休教师… 01-08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二十一… 12-30
漕桥小学退休教师欢聚一… 10-10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40个教… 09-10
《认识小数》杨霞教学设… 06-18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22
  工作指南 more>>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漕桥小学2025年春退休教… 01-02
2024.12漕小教工运动会… 12-30
关于做好2025年教职工“… 12-24
漕桥小学“情暖冬日,爱… 12-20
关于举行第二十一届教工… 12-15
  最近更新
漕桥小学第二期师德讲堂… 04-14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成功举办“当四有好… 03-31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168工作手册 01-24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工会专题>>教工之家>>实话实说>>正文内容
劳动最光荣
发布时间:2017-01-10   点击次数:   作者:徐晓凤   来源:本站原创

 

劳动最光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子都知道的”,当他的女儿燕妮问世界上什么最光荣时,他坚定地说“劳动最光荣”。可是今天的孩子却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家长溺爱,不爱劳动。因为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所以,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对孩子是否劳动却漠不关心,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很多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藐视劳动,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蹦蹦跳跳、轻轻松松地在前面走,父母背着书包在后面跟着,像极了古时候的小少爷们领着挑书担的书童去读书。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学生离开父母进入高一级学校后,根本不能适应需要自己劳动的生活,连简单的整理床铺、清洗衣物、去食堂打饭都不会,还有些学生因此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而放弃学业。所以,把孩子的成长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割裂开来的观点,是与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背道而驰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让孩子从小意识到劳动光荣,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劳动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劳动能使儿童的机体得到锻炼,从而改善机体的各个生理过程,如呼吸、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促进孩子身体发育。劳动也是一种学习。孩子在劳动中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促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劳动还能转变孩子的思想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高尚情感和品格。
德国有一项法规,要求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联合国也要求各国重视劳动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我国则把劳动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就明确规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 衣服、洗刷餐具、做简单饭菜等家务劳动。”。
(一)养成“劳动是光荣”的意识。。
 1、教师利用资料向孩子阐述,让孩子了解包括体力劳动在内的一切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用多媒体投影美丽的花园、漂亮的建筑、好看的衣服、可口的食物、各种便利的交通工具等等,然后放映劳动者们劳动时的场景,让学生们知道原来衣食住行都是来自于劳动。
 2、让学生贴近生活,回家后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人是怎样劳动的,他们的劳动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观察后写下了自己的感言。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妈妈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喂猪、打扫卫生、洗我们前一天穿脏的衣服,然后还要给我和妹妹做饭,她把家里布置的井井有条,让我们有了一个整洁、温暖的家,妈妈真辛苦,从明天开始,我要讲卫生,不再把衣服弄脏,还要早起帮妈妈打扫卫生,不让妈妈那么累了。就这样,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培养劳动意识,并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多参与日常的校活动或家务劳动,从思想和行动上巩固学生“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劳动成为孩子的天性和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1、游戏法
 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兴趣。将劳动寓于生动活泼的游戏情节中,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激发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如“穿衣比赛”“拾豆子”等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劳动技能的学习中,在游戏中感受劳动的愉悦,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故事法
给学生讲《懒惰的熊》《寒候鸟》《两兄弟》等故事,让学生知道只有劳动才最光荣,懂得只有勤劳实干的人才会有收获,好吃懒做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让学生在故事中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爱劳动。
 3、自然观察法
带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在赏心悦目的大自然景色中,让孩子仔细观察诸如秋天储藏食物的蚂蚁、垒巢的鸟儿等,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原来大自然的小动物们都爱劳动。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动物都是活生生的“劳动教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空洞的说教更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4、生活体验法
 利用课余时间,可以带学生到学校食堂去参观劳动,看炊事员是怎样忙碌地择菜、洗菜、淘米、做饭的,并随时教育学生“看,我们吃的饭菜就是炊事员伯伯这样给我培养们做的,他们天天这样做”等,让学生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其次,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也离不开家长,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经常不失时机地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关爱家人,体验“我能行”的满足感。
 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 ,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在劳动过程中,教师或家长除了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外,还应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不宜过高,应循序渐进、因人施教,让学生依照成长规律及速度顺其自然慢慢习惯劳动、爱上劳动。
科学研究表明,从小就有良好劳动习惯的孩子,在智力发展、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比没有良好劳动习惯的孩子强好几倍。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能促进孩子手脑协同发展,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在责任心、孝顺长辈、独立自主等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振兴东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