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6-01-05
点击次数:
作者:孙红艳
来源:本站原创
|
教师的独立受限
只要你任教,你就必须毫无条件地服从学校的管理。其实,服从学校的管理本无可厚非,然而,学校管理的某些传统标准却很值得商榷。学校传统的管理标准认为,教师,只要你履行了学校下达的工作指令,你就是一位称职的好教师。可是,学校往往忽略了教师的情感、心态与自主,忽视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硬指标考虑的往往只是工作量,坐班时间等,而忽略了软性指标教师接纳性、独立性的问题。学校教育这样的管理模式,在短时效应上可能有一定的效果,学校管理也便于操作又省心省力。然而,从长远大氛围实践证明,它扼杀了教师应有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从心理学上说,它泯灭了人最有爆发力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人需要激励,焦虑程度要适度,硬性控制需要有限度。过度限制只能丧失人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大家都知道教师不光是教书的人,更是有着专业教育技术、专业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这在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的划分标准中明文规定。而在学校教师却成了雇佣的劳动者,你不是在参与有意义的教学科研,而是成了行政性指令的牺牲品,不管你的渴望是什么,你的自我实现是什么,你的职责就是服从,久而久之你参与民主的激情一点也没有了,的的确确地成了职业的教书匠。
2、教师的精神失却
高度紧张的教师生活,没完没了的无限度的教学节奏,天昏地暗的晕轮式运作,使教师没有闲暇去顾及个人的生活,天长日久磨光了教师本有的棱角,精神的渴望使教师产生了极度的空虚,生活上时不时产生不能满足的欲望,一种自我追求自由解放实现的欲望,当这种欲望愈不能满足,教师在精神上则产生了苦恼。
教师的这种伤感的苦恼,我想并不是教师丧志,而是教育环境的氛围不合理严重失调造成的。教师的苦恼正是反映了教师对新教育的向望和渴求,也正是反映了我们当前教育教学的极端性,说明学校的晕轮政策对可敬的教育事业人性的压抑,说明我们的教育急需进行大的改革,说明教育需要我们广大的有着责任感的教师去开拓。教师精神失却的苦恼,印证了教师自我追求精神实现的夙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