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指南 学习培训 工会动态 师能建设 成果展示 教工之家 民主管理 师德建设 教代会 组织建设 网站首页
  工会动态 more>>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漕桥小学举办了退休教师… 01-08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二十一… 12-30
漕桥小学退休教师欢聚一… 10-10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40个教… 09-10
《认识小数》杨霞教学设… 06-18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22
  工作指南 more>>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漕桥小学2025年春退休教… 01-02
2024.12漕小教工运动会… 12-30
关于做好2025年教职工“… 12-24
漕桥小学“情暖冬日,爱… 12-20
关于举行第二十一届教工… 12-15
  最近更新
漕桥小学第二期师德讲堂… 04-14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成功举办“当四有好… 03-31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168工作手册 01-24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工会专题>>民主管理>>校务公开>>正文内容
漕桥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卷
发布时间:2014-03-26   点击次数:   作者:徐华新   来源:本站原创

 漕桥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卷

(新课标知识测试30分、案例分析15分)

姓名:             得分:        

一、新课标知识测试(每空0.5分,共30分)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         ,适应学生         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             ,不同的人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         ,也应包括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                  有利于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的关系,           的关系,                 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                                                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                                        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                  ,激励            和改进         。应建立评价目标         、评价方法         的评价体系。

5.数学课程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意信息技术与                         的整合,注重        

6、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年级、第二学段         年级、第三学段         年级。

7、《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                  、和                      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8、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和           

9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              ,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10数学是研究                      的科学。

 

二、案例分析(15分)

[案例1]教学“圆的周长”一课(7分)

教师提出要求:用课前准备好的、由硬纸板剪成的大小不等的圆,照教材图示的方法——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先分别测量出该圆片的周长和直径,再计算它们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有四个学生这样活动:生1并不认真操作,而是在玩他的圆纸板;生2连玩都不玩,而是在翻看数学书;生3在认认真真地测量、计算;生4一边观看生3的操作,一边不时碰碰他的尺,拉拉他的衣袖,进行着“破坏”……活动后,教师组织交流,上述四个学生都踊跃举手。

1成为第一个发言者:比值是3.13

教师高兴地表扬:很好,你很认真。板书:3.13

接着,其他学生分别汇报了3.153.123.16……教师把这些数据一一写在黑板上,并分别表扬了这些学生。

4不知怎的成了被教师点名的发言者。只见他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显然他的举手是假冒的。生2在背后轻轻提示“3.14”,生4毫无底气地轻声照说了。

教师喜出望外,并给出了最高级别的表扬:非常正确,你是做得最认真的!并用红笔把3.14重重写在黑板正中。

教师微笑着问:还有不同意见吗?

3忽然冒出一句:老师,我计算的比值是2.98……

教师挥手打断生3的发言,非常不高兴地说:怎么会是2.98呢?看来你做得很不认真!

在一片哄笑声中,生3不知所措地坐了下来。

请就以上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一分析。

 

 

 

 

 

 

 

 

 

 

 

 

 

以下是两位老师上“图形中的规律”一课的两个不同片断:(8分)

[案例2

师:同学们,老师用小棒摆三角形(PPT演示),用3根小棒摆出了一个三角形。如果老师摆出了两个三角形(如图1),此时用了几根小棒?

生:(数)5根。

(教师在屏幕上打出数字25

师:老师再摆几根小棒,构成了3个三角形,这时用了几根小棒呢?

生:(纷纷嘟嘟囔囔地小声数)7根。

子 (教师在屏幕上打出数字37。)

师:老师按照这样的方式连续摆,一下子摆出了10个三角形,这时,用了多少根小棒呢?请你用小棒亲自摆一摆,看看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学生分组活动后汇报)

生:用了21根。

师:由此,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生都愣住了。

[案例3

师:同学们,老师用小棒摆三角形(PPT演示),用3根小棒摆出了一个三角形。如果老师摆出了两个三角形(如图2),此时,老师添加了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生:添加了两根,一共五根小棒。

师:老师再摆几根小棒,构成了3个三角形,这时,又添加了几根小棒呢?

生:又添加了两根,加上前面的两根,一共添加了4根,这时有7根小棒。

师:按照这样的方式摆下去,你猜一猜,摆4个三角形,一共需要几根小棒呢?先想一想,猜一猜?

生:我猜,应该是9根,理由是,在3个三角形的基础上再摆两根,就可以构成4个三角形,刚才是7根,加两根就是9根。

师:请大家用自己手中的小棒亲自摆一摆,验证刚才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一致认为是9根。)

师:请大家注意,老师按照这样的方式连续摆,一下子摆出了10个三角形,这时,用了多少根小棒呢?

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小组觉得应该是几根小棒?并说说理由。再用小棒亲自摆一摆,验证你们小组的发现。

(学生分组讨论、验证后汇报)

生:我们小组的看法是,不用摆也能发现是21根。我们是这样想的:刚才老师先放了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以后每添加两根,可以围成一个新的三角形。所以摆10个三角形,需要在3根的基础上添加9次,所以,应该是3+2×9=21(根)。

生:我们小组也认为,不用摆也能发现是21根。不过,我们的想法更简单:先放了一根作为预备,每添加两根,可以添加一个三角形,所以,摆10个三角形,应该用了1+2×10=21(根)。

生:我们也觉得摆10个这样的三角形应该用21根,我们的想法更新奇:我们觉得,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一个底,其他的小棒作为斜着放的边,一共放了10+1根,所以,应该是10+10+1=21(根)

……

    以上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你认为有何区别?请谈谈你的想法。

  •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振兴东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