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最美同事
吴春亚——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教育这片净土上,默默耕耘了20个春秋。她热爱这片土地,并为此执著、奉献,以饱满的热情、不懈的努力,追求自己人生的理想。
吴老师的爸爸是中学的校长,也是我的中学老师,一个值得尊敬的好老师。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毕业工作至今我们一直是同事,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她不曾忘记自己的职责——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二十年来,每一次开展工作时,她都尽力将工作做得精细,把关爱渗透到每一个细节。
作为班主任,她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每天早晨不管是不是轮到她上课,她总是先进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卫生工作做得怎样。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照料同学们衣服穿得是否合适,假如少穿了她会通知家长送来,或者会回家拿自己的或者儿子的衣服给学生穿。放学后,吴老师总是亲自关好门窗才放心回家,有时出去听完课很晚回来也要到教室转一转,看一看;总之,同学们在学校的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几乎事事关心。我认为: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其实正是爱心的具体体现。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吴老师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路队常规,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而且班级活动开展有序,学生个体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教学中,吴老师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她还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对于差生,她每天坚持为他们补课,使他们不断提高。多少年来,吴老师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还记得那一年我与吴春亚老师搭班教四年级,有一个学生叫宋永炎,黑黑瘦瘦的,有一双略带成熟而忧郁的眼睛。开学不久学校要交午餐费,宋永炎总是拖拉不肯交。老师询问,孩子也支支吾吾不肯说。为了更多地了解他,吴老师决定去她家家访。打开们,屋里黑洞洞的,闷热极了,不足八平方的屋子中,只摆着一张小床,床上被褥乱糟糟的,桌子上放着一盘发霉青菜。看到这些,吴老师的眼圈红了。经了解,他父母闹离婚,谁也不想要她。她爸爸走时只给她140块钱。一个多月过去了,她每天是饱一顿、饿一顿。望着孩子那忧郁的眼神,听着那无奈的又似乎平静的语气,吴老师的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孩子那忧郁的眼神,那瘦弱的身躯,不停地在她眼前掠过。她下定决心要为孩子找回一个温暖的家,但是当她真正找到他父亲的时候,并不像预想的那么简单,他并不接受吴老师的建议。后来吴老师好不容易才联系到他的生母,做妈妈的听了孩子的情况流着眼泪说自己现在没工作,养不了孩子。就这样吴老师一面关心照顾宋永炎,适时给她帮助,一面找他父母交谈,希望他们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幸福的童年。一次次地做工作,终于她的真情打动了宋永琰的母亲,她说:“吴老师,您做老师的还这么关心孩子,跟您比,我们真是惭愧。”最后商议孩子暂时跟妈妈住,爸爸给适当的生活费。望着孩子幸福的笑脸,吴老师知道是 “爱”让他神采飞扬。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娇嫩,最脆弱,最透明的珍宝,在孩子成长的旅途中能温润他的心灵,让他感受爱,懂得爱,让她更热爱他人,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吴老师觉得再难也值!
这只是吴春亚老师教育生涯中的一点一滴,像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教育是一片浩渺的海,博大、澎湃,而又精深。我觉得像吴老师这样热爱工作,热爱孩子,能做好工作的一点一滴,就是身边最美的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