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之旅”映丹心
漕桥镇楼村村共产党员黄仲荣今年69岁了,常有人在他耳边关切地絮叨着:“年岁大了,剩把老骨头养养寿,该歇息了。”然而他始终不为所动,他对“夕阳之旅”有着自己的筹划和设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和老伴孙细大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操持着百东村民小组16亩责任田,在家乡的土地上描绘美好的人生前程。
黄仲荣曾先后担任楼村村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漕桥综合场场长、漕桥镇敬老院院长等职,在不同的岗位上屡创佳绩,多次获得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多种经营优秀专业户、民政工作先进工作者、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1985年还被县人们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在以往的成绩和荣誉面前,他毅然摒弃“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观念,前年岁末卸任归田后再立人生新目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做一个为人称道的老共产党员!
黄家居所北面200多米处的田野里,建有一个临河的看鱼棚,屋旁有一口7亩多水面的鱼塘,塘里放养着7000多只蚌珠,1000多尾家鱼.养蚌育珠,生产周期三年,老黄谓之“长线产品”。去年春天,百东村民组王姓两兄弟,因忙于经商要甩田,黄仲荣适时承接发展“短线产品”。他冒着灼人的烈日,在田块四周开挖水沟,筑牢一米多宽的土埂;他花400多元买来小水泵,在田里灌上水,使之成为“浅水河”,又花200多元在鱼场买来两三厘米长的“火片”,养在水里。这个新开发的“鱼苗基地”,经过老黄100多天的精心饲养,产出了700多斤鱼苗,出售后得宽3500余元。此外,鱼塘里出产的青虾,每年也值2000多元。
黄仲荣还酷爱种花养鸟。他家中养了4只画眉、1只相思鸟,还栽种了10多盆的茶花、红梅、地柏、铁杆海棠等。他被许多嗜好花鸟的老友推举为漕桥镇养鸟协会会长,常邀集志趣相投的老人骑自行车前往潘家镇竺山湖度假村旅游。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黄仲荣在人生的“桑榆时光”自强不息,倾力发挥“夕阳热”,尽情展现“夕阳红”,因为他坚信:早晨和傍晚的太阳都是红的!
此文2001年6月1日刊于《武进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