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也能教好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任何一个班集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后进生,作为老师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实际上,只要方法妥当,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用心,总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永远的后进生。 教师应当对后进生特别关心,特别有耐心。不要用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手势,让这些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在每一节课上,都应当使这些难教的学生在认识的道路上前进那么一步,哪怕是十分微小的一步,获得某些成功,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功。 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在心理上其实都要求进步渴望关怀,教师往往喜爱听话乖巧的学生,这人无可厚非,但是事实上后进生更渴望得到关心和接纳。后进生常常淘气犯错,其实也是一种吸引老师眼球的方式,他们自尊心强,敏感,任性,不愿意直接说出心里的渴望。这就要求老师去关注,去了解,去交流,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才能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迅速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