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7-06-12
点击次数:
作者:宋益斌
来源:原创
|
沟通,促进改变——我的家访故事(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宋益斌)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到底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我班有个大男孩,叫陈志洋,高高的个子,沉默寡言,身上总是很脏,经常不完成作业,学校要交什么钱也总是交不上。但从他那双眼睛可以看出,他也希望融入群体,希望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玩的,有吃的,有穿的。直到我和数学老师踏进他的家门,才了解了一些家庭的原因。当我们走进村子,打听陈志洋的家时,村上人指了一下,就摇摇头走开了。原来,他基本一直和爷爷生活在一起,爷爷也年事已高,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料理他的学习,只能勉强提供他吃。他的父母离婚了,父亲就在厂里上班打零工,从不照顾他,也经常没钱花,村里都借满了钱。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了他独处的性格,和马虎对待学习的习惯,但很会帮爷爷做家务。陈志洋也想进步,可就是没有恒心和毅力。我们和他爷爷探讨了关于孩子的话题,希望他能多与孩子交谈沟通,多督促他的学习,家校共同努力,改变他现在的样子。同时,也请他转告陈志洋的父亲,要肩负起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回到学校后,我专门安排了一位好学生王稳专门辅导他做作业,安排组长督促他背书,并且减免了他相关费用。平时也给他一些吃的,并给他几件我的旧衣服。放学后,我就叫他到我办公室把作业做完了回家。一段时间,他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离我们老师的要求还很远,但我相信,只要彼此坚持,就一定会换来更多的收获。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与孩子的交流互动,可以让我们更加地了解孩子。我们公平的看待孩子,恰当的教育好孩子,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使他们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看到自己的未来与希望,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我想,这一定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