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指南 学习培训 工会动态 师能建设 成果展示 教工之家 民主管理 师德建设 教代会 组织建设 网站首页
  工会动态 more>>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漕桥小学举办了退休教师… 01-08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二十一… 12-30
漕桥小学退休教师欢聚一… 10-10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40个教… 09-10
《认识小数》杨霞教学设… 06-18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22
  工作指南 more>>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漕桥小学2025年春退休教… 01-02
2024.12漕小教工运动会… 12-30
关于做好2025年教职工“… 12-24
漕桥小学“情暖冬日,爱… 12-20
关于举行第二十一届教工… 12-15
  最近更新
漕桥小学第二期师德讲堂… 04-14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成功举办“当四有好… 03-31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168工作手册 01-24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工会专题>>成果展示>>心得体会>>正文内容
构建生长课堂,绽放素养之花
发布时间:2020-12-18   点击次数:   作者:梁凤凤   来源:原创

构建生长课堂,绽放素养之花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梁凤凤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生长课堂这个方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生长规律,可以促进小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本文基于生长课堂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研究

1.  引言

“生长”在字典中代表着生命的主体正在健康的发展。如今,教育界提出一个新的说法-生长课堂。把生长这个词语引入课堂,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说明人们希望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像生长一样自由,顺应儿童的天性,自然发展。教师们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的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们充分并且独立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能够自己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们全身心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生长课堂这个方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生长规律,可以促进小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2.“生长课堂”的意趣:美好的教育隐喻

“生长”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人的生活过程中,它是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将生长这个词语运用于教育界中,其实使用的是一种手法-隐喻手法。在课堂中引用生长这个词语是希望学生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学习、生长。

3.“生长课堂”的意旨:生本、生成、生态、生命

3.1生长课堂必然是生本课堂

生长课堂就要像学生们的生长一样,根据自己的特性,寻找自己的方式进行生长,学生自身有生长的力量,教师们只要做好引导作用,就可以实现较好的生长。

3.2生长课堂必然是生成课堂

    学生们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可预料的事件,而且我们也无法规定他们的生长方向,生长方式更不相同。

3.3生长课堂必然是生态课堂

孩子们生长的过程是需要一个自然并且和谐的生活环境的,就像生活一样,课堂也要是自然、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健康的发展。

3.4生长课堂必然是生命课堂

     生长课堂必定要像生命一样要具有活力,教师们要让课堂充满着活力,而不是死气沉沉。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活跃起来,积极地回答问题,创造着一个动态的课堂环境。

4.“生长课堂”的特征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生长课堂”运用于教育中是正确的。它将生命观作为课堂教育的核心点。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与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思考问题,自己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以来,可以让每个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学到方法技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悟,从而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4.1把握学生特点,高效生长

教师们在生长课堂中教学,可以很好地了解并把握学生们每个人的特点,并根据学生们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们的高速的成长。它能够抓住小学生们的眼球,利用他们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课程的教学,从而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学习、想要学习,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速率。例如,在学习多边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等等)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首先从基础的多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开始学起,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先将这几个图形的公式教给学生们,然后进行计算,让学生们先把基础的学会。然后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几个不规则的图像,并给出相应的长、宽、高等基础数值,让学生们可以思考一下,不规则多边形可不可以分割,那么分割成几个基础的图形,然后再利用之前学过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最后将求得的数值进行加和,这就是所要求的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这类题的计算,即可以将之前学习过的三边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复习一下,又可以测试一下学生们是否真正的会应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进行不规则图形的分割时,可以让他们主动地思考问题的答案。在进行答案的讲解时,可以将不规则图形的分割结果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这样不仅仅清晰明了,还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让他们记忆深刻。这些方法都可以用于检测学生们是否真正的掌握了数学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们的成长。

4.2注意融会贯通,和谐的生长

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在情感上进步,在思考能力上获得进步。“生长课堂”追求的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所以必须要让学生们和谐生长,在各方面都取得进步,这才是生长课堂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学习“比例尺”的教学时,教师们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解一下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中国大致的占地面积,并且准备一张中国地图的彩绘图,让学生们知道,中国在地球上的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而我们的纸张有限,如果按照中国原来的占地面积来进行绘图时,那么将会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个工作量很大,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中国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面呢,在这时就可以引出小学数学中“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样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小学知识中“比例尺”的概念,还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中国的土地面积是非常大的,学生们要有祖国的土地不能够,中国是一个整体的爱国意识。从而让爱国教育融入小学的教学中,让小学生们从小就有爱国意识,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3关注个性差异,分层生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生长课堂”要求教师们了解小学生们每个人的特点,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们形成多元立体的价值体系,不能一成不变,不能抹杀学生们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们的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所以,教师们在课堂上教学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们个体的差异,在设置问题时多多的采用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们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自己私下里对学生们进行一个分类,将学生分为两类:自主学习能力好的、基础偏差的。在课外留一个小作业,让学生们统计一下班级成员在体育方面(跳绳、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这四类中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然后将结果用扇形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既可以锻炼他们组织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最后完成扇形统计图后,又锻炼了他们的数学统计能力。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直接将统计好的数值给他们,然后教师们可以给学生们把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统计图完成。这样根据学生们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考虑到了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自身能力的差异,关注到了学生们的个性差异,更好的关注了学生的成长。

4.4重视课堂生长,动态生长

     生长课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课堂生成。世间万物能否生长的很好与阳光、土壤和空气的提供是密切相关的,作为园丁可以将这些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合理的搭配在一起,并且随着不同的物种进行动态的搭配。教师又被人们称为园丁,学生们就相当于花花草草,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差异的,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所以,一个好的人民教师就要根据课堂的状况,随机应变将课堂变为一个动态的课堂,抓住学生们生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们在动态的环境下更好的成长。例如,在进行“质数和合数”的课程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根据学生们的课堂上学习的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开始的时候在多媒体上随机打出一些数字,然后给学生们时间进行思考,然后独立的将数字进行分类,分出哪些数字是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等。然后等学生做出答案后,老师们将学生们的答案收集起来,查看学生的回答情况,根据答案来推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质数和合数”这个知识点。如果大部分学生的分类不正确,那教师们就可以在进行讲解,知直到学生们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如果学生们可以快速并且准确的将数字进行分类,那么老师们就可以进行下一项了。这样的动态教学方式考虑到了学生们的成长,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中引入“生长”的概念,使课堂始终呈现一个动态的小学数学生长课堂,学生们在“生长课堂”上始终处于一个积极、主动的状态,最终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婧.生态课堂,让学生在数学路上自由生长[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67.

[2]仲海峰.小学数学生长型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视界,2018(24):26-29.

[3]钱越胜.立足思维方法,促进认知生长——基于数学思维方法的生长性课堂研究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6(23):46-47.

[4]严育洪.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的意趣、意旨和意向[J].江苏教育,2015(21):8-10.

 

 

 

 



  •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振兴东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