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碰到了很多头疼的问题,怎样跟学生相处融洽,怎 么样让我跟学生之间建立信任感是我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以往的班会活动课我总是自己主持,整个活动都要由自己完成,这个问题怎 么提出, 那个环节怎么过渡, 整个教学过程怎样设计, 为的是让学生兴趣有加—— 愿学、乐学;为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会学、学会。可常常事与愿违,学生积 极性并未完全提高起来, 经常都是我一个人在自导自演,大多数的学生在下面自 己做自己的事,而少数的只是在勉强配合。短短的一节班会课总是感觉很漫长, 而且一节课下来我跟学生们并没有我所预想的有了进一步的互动与信任, 而是更 加觉得陌生。 我懊恼了很长一段时间, 每每到了班会前夕我总要费劲脑子,希望想出新的 办法让学生们都积极参与班会活动,可是往往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凡是学生自 己可以干得来的事情,总是让他们自己去干,看护或教师至多在旁指导或看着, 决不越俎代庖,这是要从小就养成他们自立精神。”邹韬奋这番话深深启迪我。 于是,我开始改变策略,既然是班会课,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 展示自己的舞台。给他们提供一个比平常更大的表现舞台。而自己退出了舞台。 事情真的是事半功倍, 班长像个节目主持人, 把本来情绪低落的同学们推向高潮, 她在调动同学积极性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学习委员更是神笔飞扬,记录下了一 个个精彩的镜头,并把它张贴在“展示栏”中,让同学们再回味,再看一看自己的 精彩表现。 最让我吃惊的是许多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表现得特 别出色,常常来个小幽默,整堂课欢声笑语连成一片,全班学生都加入了这场别 开生面的活动中……。 自主班会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 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积极性高涨, 自然会有新的突破。真可谓: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将给你一个惊喜。这样,这 种“放”不仅不会“放羊”,反而会使学生越“放”越聪明,越“放”能力越强。 后来,我就开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比如说卫生大扫除的安排工作,运 动会的准备工作等等。虽然他们的表现不是特别优秀,但是没有让我失望,而我 跟同学们的关系也大有好转, 我不再是在一旁指挥批评,而他们却经常来找我商 量,听我建议,跟之前对比我真的有了一种欣慰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经过反 复的经验,我懂得了教育不能光靠约束、压制学生;而是要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