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州市“龙城十佳乡村教师”评选推荐名单公示 根据武进区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 2023年“龙城教育英才奖助基金”项目评选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经教师自主申报,学校领导班子民主择优推荐,集体研究确定拟推荐张文老师申报常州市“龙城十佳乡村教师”评选。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2023年5月31日—2023年6月6日)向校长室反映。 附:申报教师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2023年5月30日 |
 向着明亮的地方再出发 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张文 我是一名教师,从踏上讲台那一刻起,我的身份就确定无疑地被标注,时至今日,“教师”这个烙印更加深刻、明晰。回溯从前,我都坚守着一位教育人的本心,展望未来,我仍将坚守教育人的本真。 追求教学有风格。26年来,在数学教育教学的旅途中寻找最美胜景(其中10多年任六年级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和定位,以课堂为依托,直面自身教学,剖析、问诊、改进、实践,以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凝练“生长课堂”特质。不断立足教学的转型,尝试通过基本的学习和转变开始,一方面,了解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路径,不断演习一些名师、名家的课堂教学的动向,适切借鉴融入,另一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课堂教学风格揣摩、凝练。参加“常州市林忠名师工作室”,寻找新的光亮;区级数学送培、山东梁山县送培等,执教公开课,寻求新的突破;学校内,我与老师们共研、共悟,小小微型课,点点滴滴微启蒙,寻准共进策略。在校内外执教公开课(展示课)共计40多次;在各级各类教学评比中,获得常州市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二等奖,小学数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等;获评常州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实现科研有专攻。作为一位农村教师,开启“草根式”的科研之路,全力参与课题研究,并能确立科研方向,申报高级别的课题,在长程研究中,规范研究行为,提升研究能力,积累研究成果。工作至今,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区级课题。我尝试积极阅读理论专著,参与课题研讨,形成课题研究和反思与追踪策略,并积累资源,行文记录,写下教学札记,形成反思文稿。 工作至今,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随笔近40篇。为了更好的提升研究品味,自我总结和提炼,锤炼“童化数学”的主题思考与研究主张,多年来,立足童化写作,进行师生共写,有近1000篇童化文章(数学故事)“出炉”,在各种教学辅导类杂志上发表500多篇。协作参与区教研员领衔的省级课题,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常州市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生长视域下“童化数学”的实践研究》立项为区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同时获常州市第七届主动发展项目评比二等奖,常州市双减工作优秀实践案例评比三等奖,《 “写”数学创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以创编数学童话故事为例》获常州市作业设计评比二等奖。科研成果分别在常州市小学年会、山东省梁山县送培活动、山东诸暨领导来访考察活动及武进区名师大讲堂中进行主题分享。 同时,成立集团名师工作室,带领一批年轻教师,同学共研,协同成长,多工作室成员在各级教学评比中获得佳绩,多位老师获评市、区学科学科带头人。2023年2月获评常州市集团化办学先进个人。 展现课程有靓色。不断夯实课程建设的水平,学习课程建设理论,搭建具有本地区、本学校特质的课程体系,并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借鉴。“童化数学”主张的提出,我也以课程形式推进,以师生共写为范式,积累素材和资源。师生共写的“童化”文章(数学故事),编辑成册,共享共读共悟,形成了《西游新记》《数学日记集》《童话故事汇》等校本化的数学读本。在课程建设经验不断提炼分享的同时,不断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延伸、延续。我在2017年就开设“童化数学”公众号,推出系列化原创童化写作的文章,近500多篇原创文章的发布,收到好评。 力争管理有内涵。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内化为自身的管理行为,从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业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参加武进区庄惠芬名师工作室进行智慧提升,2017年赴英国参加乡村学校内涵发展专题研修班。自己不断以学习者的身份、前行者的姿态,虚心求教,潜心专研,严格落实发展的要求,力争管理有内涵。在分管工作中,连续多年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5次获得武进区考核优秀并嘉奖,获评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以前行的姿态,用慧眼、慧心、彗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发展自我,向着那明亮的地方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