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1016名学生,教师69人,其中在编51人,备案2人,代课1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68人。中小学高级教师25人,中小学一级教师21人,中小学二级教师7人,还有16人未定级。常州市学科带头人3人,常州市骨干教师1人,常州市教坛新秀1名,常州市教学能手1人,武进区学科带头人4人,武进区骨干教师8人。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倾听教师心声,加强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工作的力度,强化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关心教师生活、关心教师成长,不断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以岗位练兵为手段,进一步抓实师德师风建设、抓实业务学习、抓实教研活动,为教师参加培训、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提供平台,打造一支师德精忠、师能精湛的师资队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小学教师队伍。 二、建设措施 (一)师德师风建设 1.开展师德培训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重要内容,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3.树立师德典型,通过评选“最美教师”等活动,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二)专业素养提升 1.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明确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2.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研修活动,如国培、省培、校本培训等,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3.建立教师读书制度,定期推荐教育教学经典书籍,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4.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分析,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学能力培养 1.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2.实施青蓝工程,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3.开展教学技能比赛,如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4.推进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班级管理能力培养 1.开展班级管理培训活动,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座。 2.开展教师沙龙,充分发挥本校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的力量,传经送宝。 3.实施青蓝工程,为新班主任配备指导教师,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团队建设 1.建立教师教研团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2.组织教师参加团队拓展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凝聚力。 3.开展教师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培训制度、师德考核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等,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章可循。 (三)经费保障 设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支出,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四、评估与反馈 1.定期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建设方案。 2.建立教师反馈机制,听取教师对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附: 1.本学年重点培养教师名单: 袁柯、杨霞、张霞、梁凤凤、顾启立 2.本学年师徒结对名单: 序号 | 徒弟 | 师傅 | 备注 | 1 | 刘雯静 | 孙凤霞 | 学科指导 | 2 | 刘绍霞 | 黄丽艳 | 学科指导、班主任指导 | 3 | 唐 玲 | 姜海萍 | 学科指导、班主任指导 | 4 | 梁海玲 | 梁凤凤、王海峰 | 学科指导 | 5 | 孙叶君 | 黄霞、徐进伟 | 学科指导 | 6 | 朱慧茹 | 张成 | 学科指导 | 7 | 张 苗 | 吴红亚 | 学科指导、班主任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