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与诸位一起探讨《如何编制一份高质量的试卷》的问题。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浅见。 如何编制一份高质量的试卷 武进区漕桥小学 徐华新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五个方面,其中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独立编制试卷的能力。书本上明确指出:评判一份试卷的优劣,一般通过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指标来衡量,而我今天不从那些专业的角度来与大家讨论,仅仅谈谈自己出卷时的一些体会。 一、出卷准备 1.明确要求,把握试卷性质。 我们在出卷之前,必须明确试卷编制的要求,比如每一年的毕业试卷,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都出台语数英各学科的《毕业考试命题指导意见》,对“考查内容”、“试卷结构”都有明确的要求,还提出了一些“命题建议”。我们需要认真学习,领会精神,熟知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把握试卷属于何种性质。比如,一般的单元考查,是为了检测一个单元的教学情况,以便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的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掌握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补缺补差。对学生而言,及时了解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与缺陷,明确努力方向。因为一个单元的内容不多,出卷时除了考查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外,可以把涉及本单元知识的覆盖面更广一点、内容更全一点,可以添加一些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鼓励学生创新精神的开放题。如果是学校对某学科的调研考试,目的往往是为了了解某学科当前的教学现状,了解班级间存在的差异,重点在于改进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这样的试卷一般要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角度考虑,把握学科知识的重点内容。如果是毕业考试,这是对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水平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大检测,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学习习惯,要注意知识与技能的覆盖面,把握重点难点等等。 2.重温“课标”,翻看教材、练习 重温“新课标”,了解知识重难点,清楚考查要求。翻看教材,进一步熟悉内容,特别要注意教材的增删变动情况,比如目前六年级数学删除了“利息税”的内容,“中位数和众数”已经后移到初中教材去了,圆周率“π”在参与计算时可以直接用“π”代替,不必取近似值参与计算。翻看学生的平时练习,比如作业本、《补充习题》、练习试卷等等,尽量多地了解学生平时练习的题型、内容,从而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了解学情,做好前测分析 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的出卷,一般需要根据试卷性质,命题要求,随机挑选部分(比如某个班级,或者按照学号各班抽取若干名学生)或全体参考学生进行考前前测,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更好地把握试卷的难易程度。如果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考前前测,还可作为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全真演练,让他们提前了解试卷的结构、题型,更好地进行复习。 4.主动沟通,听取意见建议 如果是单个教师出卷,在出卷前要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该学科的教学情况,听取他们对试卷命题的意见建议。如果是像毕业考试这样重大的水平测试卷,学校一般需要抽调熟悉教材的三人以上的教师组成出卷小组,召开该学科任课教师会议,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把握上级出台的学科命题指导意见,再听取学科老师的意见建议。出卷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准确把握命题要求,在出卷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比如,我们学校六年级外籍学生占比近70%,其中大多数外籍学生是各年级学期中途转进的,有的在四五年级转进时英语基本没有学过,由于来自不同的省份,所用教材版本不同,语数学科成绩也不理想,因此学生学习水平总体上不能与城区学校相比,自主命题时,为保证“及格率”、“升学率”,我们要求出卷人适当放低要求,较难题、稍难题的比例降低,增加基础题的分值权重。 二、精心编题 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就要综合《课标》和相关部门的出卷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学科教师意见建议,按照 “试卷结构”,精心编制试题了。 这里需要考虑几个关键词。 1.全面。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三基”和习惯,既要考虑考查重点又要顾及内容的全面性。比如小学数学毕业试卷,应该以六年级下册教材为主,重点不能有偏差。但内容覆盖面要广,“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应用”四个领域主要考查内容分别有: (1)数与代数(60%)。主要考查内容有: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估算;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或反比例的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20%)。主要考查内容有:空间和平面中基本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包括一些基本图形公式的推导、计算(周长、面积、体积等)及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运用数对、方位角度等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等; (3)统计与概率(10%)。主要考查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的调查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等; (4)实践应用(10%)。能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有效的数学方法加以解决。 全面性除了考查内容的全面,还包括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习惯。比如考查“书写习惯”,给予适当的“书写分”。 2.与时俱进。 编制的试题内容要能联系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具有时代性。题目呈现方式多样化,体现开放性和选择性。内容过时的陈年旧题坚决摒弃。 3. 科学。语言描述准确无误,表述简明扼要,即使开放性的题目,答案可不唯一,但应无争议。比如有一次数学学科关键能力测试时,题目要求是“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计算”,评分标准是:“根据参与计算的数的特点灵活计算”,也就是能简算的必须简算。因为平时练习时常常出现“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平时的要求不强调根据数的特点灵活计算,这样一来,就有部分学生不清楚题目要求了。我们出题时最好直接写成:“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这样的要求一目了然,言简意赅。各试题相对独立,不相互影响,尤其是数学卷中的填空题,不出影响另一题解答的连环题。 4.适度。试卷容量适度,整卷试题40小题左右,不包括直接写结果的题目。时间上考虑的话,数学考试时间一般设为60分钟,一般学生做题时间不超过50分钟,约占总时间的80%,留不少于10分钟或者说大约20%的时间给学生检查验算。难易适度,比如递等式计算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总体而言,较难题(优秀生一定会做,中等生多动脑筋也可能做出来)、稍难题(也就是中等题,中等生一定会做)和基础题(全体正常的学生都会做)分值之比为1:2:7。阅读量适度,试题叙述清楚明白精炼。以前教研室统一命题时,有一次毕业考试数学题要求学生阅读一段几百字的短文,从中搜集有效数学信息,解决问题。不要说学生,老师一遍读完之后都不能记住哪些数据是有效的。 5.梯度。各种题型的试题梯度明显。一般整张试卷从计算中的直接写结果开始,计算、填空、选择、操作、解决问题,整体由易到难。具体到某类题目,一般也都是把容易的放前面,稍难题靠后,也就是说,每一小题也均从易到难。 6.原创。试题的命制凸现“原创性”。可以是风格求异的新构,也可以是平实而不乏新蕴之作,即便是传统题型也赋予新意,改造老卷中好的陈题,可以保留材料,设计新问题,也可以保留原考核点,选择新材料。 7.实用。方便学生思考和回答,方便教师阅卷。比如语文试卷,有时候阅读练习的短文在试卷的正面,试题在试卷的反面,或者部分试题在正面,部分试题在反面,就不方便学生思考和回答,也不方便教师阅卷。 8.规范。文字书写规范没问题,关键在排版要整齐。数字书写规范要注意,一般大题前用中国数字一、二、三……,后面跟顿号;大题下有小题目的用阿拉伯数字1、2、3……,阿拉伯数字后面跟圆点;阿拉伯数字下有小题目的,比如选择题,选择支序号用带圆圈的数字①②③……或者(1)(2)(3)……后面不跟其它符号。分数利用公式编辑器,也就是在“word”中“插入——域名——Eq—公式编辑器”输入,尺寸:默认12号,可改成10号字体。字母选细纹字体“Times New Roman”(宋体字母:abc 西文母:abc)图形绘制、表格呈现注意比例,力求准确规范。 三、检查完善 出卷初步编制好之后,需要认真做好检查完善工作。 1.推敲。对试题反复斟酌:内容是否覆盖全?考核点是否合适?时代性是否体现?呈现形式多样化、人性化了吗?语言表述精炼吗?细节考虑周全否…… 2.试答。请老师把试卷全部做一遍,教师试答时间等于学生实际考试时间的一半。请他校好中差学生试答,并估计每小题的得分率,从而预估整卷的平均得分。 3.调整。征求试答教师的意见建议作调整,根据学生试答情况,调整完善试题、分值等等。 4.制订评分标准。认真做好参考答案,详细制订评分标准。 出卷是我们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能判断一份试卷是不是好试卷,并能独立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好试卷,是高素质教师的一种能力体现。但愿以上个人体会能给您带来一点点的启发,谢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