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集团化办学初探方略 个人愚见,在当前落实省市区“解放思想大讨论”精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处在集团化办学形势下的农村小学,更应聚焦于如何发挥好集团化办学优势,实现集团校整体跨越发展。 一年来集团办学的经验证明:要实现集团整体跨越发展,发挥集团核心校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为此,集团校领导需高屋建瓴,齐心协力,做好顶层设计。而集团核心校首先要凭借扎实的德育工作、教学改革与创新、校本课程建设等,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创出自己的品牌,展示自身的实力。在此基础上,与盟校建立精神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实现管理、教学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实现帮扶。盟校之间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各自在合作中获得自身发展,从而促进教育的深度均衡。 潘家小学教育集团的成立将潘家小学和漕桥小学两校紧紧联合在一起,在此大背景下,两校应加深共通共融,集你所长,合我所有,抱团作战。学校条线工作也应达到多方面整合提升、共同发展: 1、增进交流,熟知彼此。 两校各部门、各条线不断增进交流,熟知对方的工作模式、工作策略和工作特色。一方面经常以非正式会议的形式,说说本校的工作亮点,共同商讨工作困惑和解决策略,介绍有效实用的经验。另一方面,当本校有特色活动时,通知集团校,邀请一至两位相关条线的行政参加加深彼此条线工作的了解,也因此受到启示,相互学习。 2、优势互补,步幅一致。 集团领导需认真剖析两校的优势和劣势,对比各校历年来的办学业绩,妥善安排好改薄创优项目。如:潘小的英语学科存在优势,可以让潘小英语学科领衔人鲁利玲主任来引领漕小英语团队改薄创优,两校多开展英语团队交流、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个人教学素质的提升和整体团队凝聚力。在教学研究活动上可以共同策划,达到步幅一致。 3、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两校要精诚团结,共融共通,真正做到“亲如一校”,人力、物力、教学资源共享,成果共庆,不分彼此。如漕小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何银东主任是高手,美术王晓玲主任有专攻,艺术方面杨小泽老师颇有造诣;潘小鲁利玲主任英语水平突出,陈燕青老师书法功底深厚,王安石、秦旭峰、蒋映等老师体育、舞蹈等有特长…….当集团有重大活动时,需要用到哪方面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都给予无私的帮助,共同协助搞好活动。优秀试卷、教学课件、优秀案例等都可以拿出来共享。 4、相互切磋,良性竞争。 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可以统一试卷进行阶段性调研,尤其是毕业班语数英主科教学,可以轮流出卷,统一印制,统一测试,统一阅卷,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最关键的是可以比一比在统一试卷同一评分标准下两校间的差距,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精确数据,通过质量分析找到关键因素,通过相互切磋,形成良性竞争。 我们已然惊喜地看到,受大环境影响,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意识弱,教师普遍不愿意主动学习的状况已经在集团化办学形势下大有改观,教学质量意识也逐步提高。随着 “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学校集团化办学将向着教育高质量方向继续前行,终将让人民群众满意,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