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发布时间:2008-1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余光中先生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重九日生于南京,母亲及妻子均为武进人,故也自称“江南人”。
      抗战时期余光中先生于四川就学,其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及厦门大学。二十二岁迁台,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在美国爱荷华(IOWA)大学获MFA之后,在美国大学任教四年,并于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返台后,余光中先生先后在台湾各大学外文系任教,曾在高雄中山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外文研究所所长,现任该校光华讲座教授。
      余光中先生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享誉海内外文学界,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方面(称为自己创作的“四度空间”)成就卓著。其文学生涯悠远、深沉、辽阔,涉猎广泛,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50种,在海内外文坛影响巨大。近十年来,余光中先生在祖国大陆各地出版的著作有20余种,其中包括最近浙江文艺出版社的《余光中散文》,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与海为邻》、《满亭星月》、《连环妙计》(三册一套),安徽教育出版社的《余光中选集》(五册一套)及山东文艺出版社的《记忆象铁轨一样长》。2000年7月,《余光中诗选》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余光中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地区1970-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2003年重阳前夕,余光中先生回漕桥,为漕桥中心小学题写校名。

 2002年4月,余光中先生回漕桥时欣然为母校题词“采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气,以养莘莘学子之根”。

余光中夫妇故乡之行

余光中先生与表兄孙汉初在老漕桥上忆童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