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召开“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工作座谈会
发布时间:2007-10-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宋益斌

 

省教育厅召开“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工作座谈会

        10月10日,省教育厅在连云港召开“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工作座谈会。杨湘宁副厅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各市教育局分管局长、师资(人事)处长和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涉及面广、项目周期长、实施难度大、工作要求高,是和“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工程”一起列入省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五件实事的三项重大工程,是我省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目前我省的“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千校万师支教工程” 经各地认真遴选,有1000对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建立了“校对校”对口帮扶关系,其中小学537对、初中463对,在1000所支教学校中,来自苏南的优质学校有712所、苏北城市的优质学校有288所。到目前为止,所有对口支教的大市、县区和学校都建立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三级领导管理机制,按照双方协商制定的市县校三级支教方案正在组织实施之中,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因地因校因人制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富有成效的全方位的支教活动,如开展大市和县区教育部门的交流沟通、选派骨干教师到对口学校支教、组织行政人员参与受援学校的管理、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和协作研究、邀请受援学校教师到校教学观摩和研讨培训、组织名师团送教上门、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筹资改善受援学校办学条件等等。其中今年到受援学校长、短期支教的教师达2600余人。

  “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到目前为止,苏北五市已经落实到岗的大学毕业生有1627人,比去年多200余人。近期,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将直接拨付去年选派的1422名大学毕业生的一年的奖励补助经费,并连续拨付三年。

  杨湘宁副厅长在座谈会上强调说,在认真总结经验、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是一项开创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工程,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在认识水平、工作力度、管理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平衡性;个别地区和学校工作还不够扎实,措施还不够到位。

  杨湘宁副厅长要求,全省教育部门,特别是师资、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同志们,要进一步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十一五”期间,是江苏在基本完成教育大发展、教育大建设任务后全面进入教育大提高阶段的重要时期,更是江苏实现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要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实现全省区域和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快速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和农村教师素质,是办好农村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要求,是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迫切要求,是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迫切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杨湘宁副厅长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责任和措施,改进工作的薄弱环节,下一阶段要在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的基础上,重点抓紧落实以下工作任务:

  一是要对“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各市要进一步加大对“双万工程”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要让所有的县区教育部门、参与工程的项目学校以及非项目学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都能充分了解、全面理解、关心支持参与“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的工作中来。

  二是要对支教方案进行再论证、再落实。市对市、县对县、校对校的支教方案正在实施过程之中,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关键在于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最终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支教方案不仅要立足现在,更要放眼长远,既要有近期工作安排,更要有系统设计和中长期工作规划。各地要以省实施“千校万师支教工程”为契机,建立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合作互助关系确保支教工程发挥长久的效应。

  三是对支教教师的选派工作要更细致、更全面。各地和各支教学校在选派支教教师时,一是要在宣传发动、讲清意义、明确政策和相关措施的基础上,既保护教师的支教热情,又尊重教师的自我选择;二是要选派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一定的教研组织活动能力、确实能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的教师;三是选派的教师要有在艰苦条件下工作和生活的适应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好。

  四是对支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要更关心、更体贴。支教教师们克服种种困难、充满着热情和希望、满怀着理想和抱负来到苏北、来到农村,他们是师德高尚、大爱无私的奉献者,我们各级教育部门和支教与受援学校一定要充满敬意、真心实意的为他们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排忧解难。工作上要更多的发挥他们在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指导教科研活动、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生活上要帮助教师妥善解决好住宿、吃饭等生活细节上的问题,关心支教教师家属和子女,免除老师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中去。

  五是要切实加强对“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的领导和管理。“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实行分层管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已经成立了“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对本辖区内“千校万师支教工程”和“万名大学生支教工程”的组织、管理、考核、协调和监督工作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定期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切实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各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之间要建立定期研究协调工作的制度,及时沟通情况,了解双方需求,双方校长要共同承担起支教工作的具体管理任务。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下大气力将这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

杨湘宁副厅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场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