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常州市小学学科教学建议》(一)
徐华新
按照教育局教研室的安排,我们本着“认真组织 人人参与 共同提高”的原则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学习、贯彻、研讨《常州市小学学科教学建议》一书。首先在今天的业务学习时间初步学习,大致了解,然后在本周分成语文、数学、英语、术科等四组,全体教师分散自学。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第三,我们将利用适当的时间和方法组织大家进行学习贯彻《学科教学建议》的经验交流。第四,我们计划在期中考查之后进行笔试,进一步了解大家对学科教学建议的掌握情况。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所有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意识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执行教学常规的能力能得以显著提高。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教学常规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而且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知道怎样用《学科教学建议》来进一步规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一、课前准备
⒈每学期教学计划必须在期初制定好,订计划前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特别要明确所教年级的阶段目标,要熟悉全册教材,有可能的还要了解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并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确定所使用的图片、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资源。适当超前备课。春季开学前备好一周课,秋季开学前备好二周课。
⒉所有教学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多元化,要依据课程标准各阶段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情况确定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教学目标要恰当、清晰。
⒊备课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要全面了解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学习兴趣等。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应倡简、务实、富有情趣。
⒋备课可以按单元进行,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之中,要充分发挥单元内每篇课文、练习、口语交际、习作等的整合作用。
⒌备课前要认真研读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内涵。要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要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要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⒍要认真书写教案,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清晰,重要的学习活动要精心安排,不能照搬照抄教参和他人教案。应适当超前备课,上课前要进一步熟悉教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必要的修改。允许对备课进行改革和试验。
⒎上课前必须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好电教设备或其它教具及学生使用的作业本等,并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二、课堂教学
⒈教师上课要精神饱满,积极投入,教态自然,要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力求文明规范,明白生动,书写要正确、清楚、工整。要做到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情耐心,循循善诱。
⒉教学目标要恰当、清晰,要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整合优化,同时努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思路要清晰,要合理安排师生活动,做到层次清楚,组块合理,力求教学过程的整合流畅。
⒊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将各种学习资源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综合、整理、运用,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合理组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注意学生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⒋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讲究实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⒌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功能。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提供各种有关的学习资源,并恰当运用多媒体等课件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教师要热情地表扬、激励,进行恰当的评价,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良好的氛围。
⒍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字要规规矩矩地写,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布置作业应尽量在课堂教学内进行,作业要讲求实效,有一定思维含量。家庭作业量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控制。
三、课后教学活动
⒈要重视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提倡写教后后记,将教学的得失、体会作好记录,以便总结提高。
⒉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使用的符号和语言文字要规范,书写要工整。
⒊课后辅导要有针对性、计划性。对少数后进学生要热情关怀,耐心帮助,补课适时适量;对少数尖子学生要满足他们求知欲望,充分发展个性和特长。
⒋配合教学经常开展有益的学科综合学习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实验等,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⒌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要定时、定内容。平时要经常阅读教学杂志,学习教育理论,教材教法,做到了解教改动向,掌握教改信息,增强教改意识,积极参与教改。
四、评价与测试
⒈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也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要重视定量评价,更要重视定性评价。要加强评价的研究,加强学习过程中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重视学生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要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特别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⒉按规定严格控制考试次数,试题内容及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考试的研究,考试形式可以丰富多样。考试要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使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⒊考查后要认真、及时阅卷,评分标准要严格、科学。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对教与学作出恰当评价,并提出切实改进的意见。
⒋要重视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查,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点对学生作出恰当评价。
2008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