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母亲河 环保你我行
——漕桥小学开展四年级学生德育基地活动
为了更好的保护好漕桥河,学习“环保卫士”沈奎鹏爷爷的环保义举,传承环保精神,让学生感受自然、认识环境,懂得责任,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宣传,从而传承环保精神,今天下午,漕桥小学组织四年级学生开展“心系母亲河,环保你我行”的德育基地活动。
漕桥历史悠久,曾经的漕桥河水光潋滟、美不胜收。但近年来,作为联接太湖与滆湖的一条重要通湖水道,漕桥河却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漕桥河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问题,给周边的环境也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后果。后在环保热心人士沈奎鹏老先生的明察暗访下,在无锡宜兴及武进区两地政府的通力合作下,对漕桥河进行了大力整治。今天,漕桥河虽还没有恢复到往日鱼虾畅游,清澈见底的程度,但河水的质量已大有改观。周边居民们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不少改善。
可在前年,沈爷爷因病离开了我们,但漕桥河的环保行动却没有因此而停止,沈爷爷的胞弟沈奎文爷爷以及常州市环保人士华友根老人接过了环保接力棒,他们组织了15位社会环保爱心人士,继续致力于漕桥河及周边环境的监督和治理工作。
活动共分为四个部分。同学们首先在学校阶梯教室观看了关于沈奎鹏爷爷《“环保卫士”走了》的专题片,同时卞晓忠校长和曹美琴校长分别对漕桥河以及漕桥河的治理情况向同学们作了介绍,让同学们对漕桥河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接下来同学们徒步来到漕桥老街的孙家大院。孙家大院位于漕桥街区,漕桥河畔。据记载,孙家先后有六人在清华北大读书。其中孙氏后代孙宇耀,曾任漕桥养根小学(现漕桥小学)第一任校长。该园有七开间,中有天井隔开,门楣上方正对客厅的墙上镌刻着“所其无逸”四个大字,告诫后代这个家里不能有好逸恶劳的人。客厅正面墙上挂着仿孙文体的“天下为公”的匾额。院内的大院和小院通过一条甬道(称为孙家院弄)相互连接。这里还是我校知名校友余光中先生的外婆家,余老先生幼时就曾经居住在孙家大院。同学们走在小巷间,感受到浓浓的历史韵味,对漕桥河更加有了一分情愫,漕桥的母亲河养育了这么多优秀的儿女。
然后大家沿着漕桥河参观,来到漕桥古桥。在桥边,沈奎文和华友根爷爷以及其他环保志愿者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学校《常州晚报》和《关心下一代》的小记者对环保卫士们作了采访。沈爷爷和华爷爷分别介绍了近几年漕桥河的环保工作,他们做标语,发传单,清理河道垃圾,监督周边工厂居民,做了无数的环保工作,把沈奎鹏爷爷的环保精神继承了下来并发扬光大,让漕桥河永远碧波荡漾,明净可鉴。同学们和老人们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大家一起拿起扫帚和垃圾袋,清扫桥面,让漕桥河更美丽。
最后同学们在沈爷爷的带领下参观了沈奎鹏爷爷的故居,一起追忆沈奎鹏爷爷的环保历程,感受沈爷爷的环保精神。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将对漕桥河的环保发出倡议,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为家乡的美丽环境献上一份力。
本次活动的开展,通过为保护漕桥河献上金点子、创编环保公约等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周围的环境,知道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并激发了同学们的热爱家乡之情。
(漕桥小学供稿 撰稿/摄影:朱叶平 审核:曹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