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桥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实施计划和具体要求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是语言文学形式和思想感情内容的整合。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习语言文学形式,如词语、句子、文章结构等,而且要了解语言文学形式和它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或练习各种口语及书面语技能时,总不免接触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各种思想感情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关于道德行为和修养的,也可以是关于环境知识或观念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学生提供以环境教育主题为内容的听说读写教材,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学知识,练习语言文学技能的同时接受环境知识或环境道德的感染和影响,这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想在不影响语文教学目标又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首先必须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并根据这些教材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适当结合。
1、深刻挖掘语文学科中环境教育的因素,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书都有不少篇幅适合渗透环境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深刻挖掘环保教育因素,有意识地把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 起来,春雨润物般地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书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如:咱们使用的苏教版《语文》第一册中,《拼音5》和《拼音10》中的语境图以及相应的语境歌,使人明白不捉小蝌蚪爱护小树苗是保护环境的行为;《护林军》教育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小池塘》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狼和鹿》使人感知自然界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道理,等等。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这些环境教育因素,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在语文教学中把审美教育和环保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我国有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优美情境。从中感悟到文字的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懂得这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会有的,它随时随地会因我们的不珍惜离我们而去。例如,《早发白帝城》描绘了雄奇壮美的三峡风光,反映了诗人遇赦东归的愉快心情。教学时教师可点拨:古代长江两岸有猿猴,现在还有吗?为什么?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明白: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食物链被毁,这种古人曾见到的自然美景,我们有的或许是永远不可能再见到了,从而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如在教学《月亮湾》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月亮湾这个村子美丽吗?你喜欢这个村子吗?怎样才能让她的美貌永存于世呢?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这里环境优美,生活在这样的环 境中会觉得很幸福,从而明白了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我们去珍惜、去创造、去保护,才能给我们乃至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和蓝天!像这样结合语文审美教育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教学效果更佳。
3、做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明确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对学生 进行环境教育,除了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外,教师还应该抓住时机,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促进环境意识的增强。如学了《这儿真好》这篇课文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种植花草树木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为绿化家园作贡献;又如学了《放小鸟》这篇课文后,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到校园各花苑的大树上或郊外放置鸟巢和“不许打鸟!”的木牌,提高护鸟意识。另外,我校准备成立“环保护绿队”,组织学生到漕桥幼儿园以及漕桥、楼村、新康社区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去开展植树护绿、捡拾垃圾等活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早年就成立的垃圾回收站继续发挥作用,收购废纸,变废为宝,“还家乡一片绿色”。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在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关爱身边的环境,关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2010.09.01
附件
(各年级具体要求见后面表格)
各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求(上册)
年级 |
环境教育渗透实施“点” |
达成目标 |
一(上) |
《江南》《家》《秋姑娘的信》《看菊花》《大海睡了》《冰花》 |
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多姿,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我叫“神舟号”》 |
初步了解一些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 |
《爱惜学习用品》《小河与青草》《护林军》 |
懂得爱惜、保护各种自然资源,从小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 | |
二(上) |
《秋游》《水乡歌》《夕阳真美》 |
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多姿,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美丽的丹顶鹤》《大禹治水》 |
懂得爱惜、保护各种自然资源,从小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 | |
《有趣的发现》《小动物过冬》 |
初步了解一些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 |
三(上) |
《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秋天》《石榴》 |
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多姿,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蒲公英》《石头书》《航天飞机》 |
初步了解一些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 |
四(上) |
《秋天》《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雾凇》《留心观察事物》 |
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多姿,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珍珠鸟》《九色鹿》 |
懂得爱惜、保护各种自然资源,从小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 |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了解现代兵器》 |
初步了解一些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 |
五(上)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鼎湖山听泉》《黄果树瀑布》《莫高窟》《清平乐•村居》 习作《秋天的树叶》 |
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多姿,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 |
初步了解一些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 |
六(上) |
《草原》 |
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多姿,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麋鹿》 |
懂得保护各种自然资源,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 | |
《大自然的文字》 |
初步了解一些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
漕桥小学教导处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