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绿快车对,关注母亲河
-小记者采访稿
发布时间:2011-10-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lujun

漕 桥 河 的 变 迁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钱 

今天下午,在师和陆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参观漕桥河的变迁。一下车,迎面走来一位手拿国旗,满面春风的老人。他,就是无锡环保卫士——沈奎鵬。沈爷爷把我们领到他家中,热情地为我们讲解漕桥河的变迁。

“爷爷,请问您小时候这条河是什么样子的呢?”一位同学有礼貌地问。爷爷说:“我是喝漕桥河水长大的,我小时候这条河清澈见底,可以看到鱼儿嬉戏,河虾散步呢!”

“可是,后来为什么水质变坏了呢 ?”一位爱刨根问底的同学追问下去。 

“这是因为工业,农业还有生活污水都排到了河里。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一团糟。50年代,人们可以淘米洗菜,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鸭子在水面无忧无虑地游泳;60年代,河水开始慢慢变浑了,河水已经不可以饮用了,但可以洗洗衣服,浇浇花草;70年代,河水已经被大量污染,这时候的水都不可以浇花了;80年代,水质更加不行了,鱼虾都死光了;90年代,水开始发臭,甚至出现一日三变的情况,这时候的水已经是劣五类了。人们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后来政府花了4.5个亿来整治漕桥河,漕桥河才恢复到现在的四类水。”

保护环境是人生道路上最大的素养。我想,我们应该大力宣传环保,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护环境 ,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指导老师:金云霞)

 

漕 桥 河 的 变 化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 王浩然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漕桥河,采访了沈奎鵬爷爷。沈爷爷是一位退休干部,可是他并没有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而是在为环保、为社会做贡献。沈爷爷曾经获得了很多荣誉,他还是“无锡环保卫士”。

一路上,到处可见环保的标语,特别是河岸边。如“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有“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等等。

班长马艺彤迫不及待地问沈爷爷:“沈爷爷,您好!请问您小时侯,漕桥河是什么样的呢?”沈爷爷说:“我是和漕桥河一起长大的。我小的时候河边每天都有淘米洗菜的人,河水可以饮用。小鱼小虾也是成群接队。我们到河里淘米的时候,总会有小鱼来啄我们的脚。每天清晨,河埠上妇女们一边洗衣一边聊家常,可热闹了。”我们又问沈爷爷这条河后来有什么变化。他说:“到七八十年代,这条河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有人称它是变脸河,一天中,有时是褐色,有时是红色,有时是黑色,还有时是绿色,鱼虾当然再也看不到了。”我们问:“那河水怎么会变成这样呢?”爷爷又接着说:“河里的污染来自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每天光排放的生活污水就达到2000吨。有的化工厂偷排污水,所以有人把化工厂被称为社会的‘毒瘤’。”我们着急地问:“那有人管吗?” 沈爷爷说:“ 当然有。政府很重视。我们生活在河流密布的地方,河水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政府决定要消灭河臭,决心做到下面几点1.化工厂要整顿。2.要严管生活垃圾。3.使农业污染降到最低程度。经过整顿后现在的河水已经从劣5类水改善到了4类水。”

最后我们又问:“4类水还是被污染的水。对这种河水,政府有什么打算吗?”沈爷爷说:“有。首先我们要做好环境宣传。其次做好环境管理,保持环境整洁,引导社会上的各界人士都来关爱家庭、关爱社区、支持环保、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我们还要依靠环保执法这一职能来做好环保工作。”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境、保护环境,为保护环境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世界的明天将会变得更美好!

(指导老师:金云霞)                              

参 观 漕 桥 河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班    喻涵

今天下午,我们班15个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参观漕桥河。无锡市环保卫士沈爷爷告诉我们,50年代的漕桥河清澈见底,不但可以用来淘米洗衣,还可以饮用。鱼虾成群地在水里游,还经常有人在河里游泳;60年代的河水受到轻度污染,只能用来洗衣服、浇灌农作物;到70年代河水受到了中度污染,水开始慢慢地变黑;到80年代的时候,水受到了重度污染,河面上还飘着死鱼,空气中散发着阵阵恶臭;到了90年代,住在河畔的居民受到了危害更严重,许多居民因为河水的恶臭晚上难以入睡。

那么为什么河水会变成这样呢?沈爷爷说,漕桥河有三大污染源——1、工业污染。几年来河边建起了工厂,工厂里总是排出污水,而排出的不只一种颜色,就因为这个原因,漕桥河还有个别名——变脸河,一天中变几种颜色的。           2、农业污染。农民们种庄稼,经常要撒化肥,打农药,而这些只有三分之一会被吸收,而其它都会随着雨水一起流向河里,这样水里的鱼就会被毒死。3、生活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天就会用几吨水,用完了就往河里排,对河水造成了污染。针对这种情况,政府花了4.5亿元,改善漕桥河的环境,经过几年的努力,水质终于从劣五类提升到四类水了。现在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还在整顿化工厂,争取做到工厂零污染、零排放,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流经污水管理厂,然后再经过处理达标后排到河里。

通过这次采访,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引导社会上的各界人士关爱大自然,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不能为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去夺取他人的幸福。

(指导老师:金云霞)

保 护 河 道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班  陶仕成

今天下午,老师、老师、老师带领我们去漕桥河参观。针对漕桥河的变化这一主题采访了沈爷爷。

我们绕到小巷子里,看到了各种各样有关保护环境的标语,如“依靠民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身变做起”等。我们跟随着镜头来到了沈爷爷家里,一走进大堂,同学们就纷纷找了位子坐下来准备采访。沈爷爷说:“我从小就是喝漕桥河水长大的,目睹了这条河的变化:六十年代,河水可以淘米洗菜,能见到鱼儿;七十年代,河水可以洗衣灌溉;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百姓受害,河水一天三变,有时蓝,有时黑,有时黄。人们在外面上班,回家睡觉时,有股臭味在,晚上不能睡觉。”

沈爷爷说:“水质变坏的原因有三点:1工业污染,有时化工厂的化工污水不经过处理就往河里排放,有化工厂甚至还在夜晚偷偷排放。2农药污染,种庄稼撒的化肥,庄稼只吸收一小部分,而其它化肥大多部分被雨水冲到河里去了。3生活污染,有些人把不要的东西当作垃圾扔在河里,甚至还会把一些死掉的家畜扔在里面。2006年政府派人到漕桥河来检查水质,用了4.5个亿来整治这条漕桥河道的水,从而让原本劣五类水变成了现在的4类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河流地区,在这儿的居民都希望可以把河水清理得更好。现在是轻度污染,要争取把河水提升到三类水,二类水甚至是一类水,要河道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要消灭河臭:1、整顿工厂。2、居民用的生活垃圾要分类处理。3、把农业污染降到最低。

通过这次采访我知道我们保护环境,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要大力宣传环保的好处,要支持环保,就拿这次采访沈爷爷来说,照理说沈爷爷退休了,可以在家里享清福,不用再管这些是非了,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大力保护漕桥河,他这种高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小学生更应该成为一名环抱小卫士。

(指导老师:金云霞)

 

保 护 环 境      从 我 做 起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班  苏林杰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听沈爷爷介绍漕桥河。他和我们讲他小时侯,漕桥河是什么样的。他说,五十年代河水可以淘米洗菜,六十年代还可以洗衣灌溉。有的妇女很早就到河岸上洗衣,一边快乐地洗着,一边谈着家常。他去河边淘米的时侯,有鱼和虾来啄脚呢。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在七八十年代到处都有化工厂,留下来的废水都向河里排放。生活中的污水每天要排两千多吨。一开始河里的水是中等质量的水,只能洗拖把和洗车,后来河里的水慢慢变得黑黑的,臭臭的。九十年代百姓受害,

我们要让漕桥河水的质量大大提高,我们多么希望把漕桥河水从四类水提升到三类水,三类水提升到二类水,二类水提升到一类水。这样,这里的人们就会像以前一样过着快乐的生活。

热爱地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吧!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吧!

(指导老师:金云霞)

采 访 心 得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班  张娇娇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下课以后,老师、老师 老师带领我们班的十五位同学去参观漕桥河,并且还采访了沈爷爷。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漕桥河在五十年代,一大早家庭主妇就会在河边淘米洗菜,还一起聊家常,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六十年代,这里的水质还是挺好的,可以用来淘米灌溉。可是七八十年代,河水逐渐变坏,生态受到明显的破坏,河边上整天又脏又臭,河里的鱼虾绝代了。九十年代,百性受害了,河水一天有好几种变化,一会儿红色,一会儿黑色,一会儿奶白色。住在漕桥河附近的居民晚上都睡不着。

漕桥河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是1、工业污染。2、农业污染。3、生活污染。沈爷爷和其他人都希望漕桥河能恢复以前的容貌:河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嬉戏,小虾在河底散步,不时还有小鸭子在河面上游过。空气非常新鲜,让人心旷神怡。这就要消灭河臭,消灭河臭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严控化工厂的污水处理。2居民群众的生活垃圾不能乱放。3垃圾分类管理。4、农业污染降到最低。

同学们,作为一个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我们在采访时,看到墙上写了许多标语,比如:“保护环境就时保护自己”,“万物之本,文明只根”,“身负地球将环保,植树造林不可少”等。这些标语都是教育我们保护环境的,不管你是国家公务人员,不管你是老板,还是一位普通农民,都要做一个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人。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成为一个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人。让我们携手起来为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努力吧。

(指导老师:金云霞)

 

漕桥河,我要保护你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班  张宇

今天下午,我们班的15个“小记者”在师和陆老师的带领下去采访漕桥河的知情人——沈奎鹏爷爷。

从沈爷爷的口中,我们知道了漕桥河近几十年来的变化。在五六十年代,那儿的人们都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小河清澈见底,可以清晰地见到鱼儿嬉戏,河虾游动。偶尔有几只轻盈的蜻蜓飞来,在水面上轻轻一点,河面上立刻漾起了粼粼的波纹,鱼儿们看着眼前如此诗意盎然的画面,便情不自禁地使劲摇着尾巴,似乎在不停地鼓掌叫好。河边的垂柳不停地扭动着婀娜多姿的腰肢,看见河面上的自己,柳树那叫一个乐呀!这可都是借着河水的光!

七十到九十年代,水质开始变坏。河里的水变得又臭又脏。氨氮指数严重超标。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因为政府在工业上面的把关不够严,使2000吨污水都流到了河里。二、因为农民们使用的化肥只有三分之一被稻田吸收了,其余的三分之二全都流到土壤和河里去了。这将会给河流带来多大的灾难!三、因为大家的日常生活习惯不好。许多人把死去的家禽扔进河里,一些生活垃圾也全都扔到了河里,适合水里面沉淀了许多生活垃圾……这样一来,使得漕桥河变成了垃圾河、变脸河。这可把周围的居民给害苦了。居民们上班累了一整天,回到家想好好休息时,还要闻着刺鼻的臭味,哪儿还睡得着啊? 

到了21世纪,江苏省政府逐渐开始重视这条河,政府投资了4.5个亿,严格把关农业上的污染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尤其针对化工厂的污水排放,更是严加控制。有一次罚了一个工厂40万元,以此警告其他工厂。而身为环保卫士的沈爷爷,更是退而不休,给政府打了一个又一个举报电话,写了一封有一封举报信,到处宣传环保的好处。068月份,市政府发出了黄牌警告,谁再污染这条河流,将要受到严重的处罚。

现在,河水已有了明显的改善,和以往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正希望以后,漕桥河的水质能变得更清,清得连水里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那样的话,该有多好!

“谁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这样的环保标语大家应该不少见吧!可是,大家真的自觉地保护环境了吗?以前的历史我们就不翻开找了,请大家从现在做起,从个人做起,争当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环保小卫士,好吗?

(指导老师:金云霞)

 

保护漕桥河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   刘香园

今天下午,我们六(1)班的15位小记者在师和陆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漕桥河,采访了沈奎鹏爷爷,得知漕桥河这几十年来的变化。

听沈爷爷讲,漕桥河以前清而透亮,像一面硕大的铜镜,周围的居民都是饮用那里的水长大的……淘米时会有许多的碎米沉入水中,底下的鱼、螃蟹和虾什么的都过来吃。如果光着脚丫在水中淘米,鱼儿,虾和螃蟹就会过来挠你。洗衣服都在这条小河里……到了七十年代,河水开始变坏,河水变臭了,一些死鱼漂在河面上。到了九十年代,人们更加不断的破坏河水,常常往河里扔垃圾,菜叶等等,使河水变得又臭又黑,工作一天的人们回到家中本想好好休息,可就因为河水变臭了而睡不上好觉。

为什么河水会变成这个样子呢?首先是因为工业污染。最为严重的就是化工厂的污水,化工厂每天最多要排放200吨污水到我们的漕桥河,化工厂就是社会的毒瘤。其次就是农业污染。人们使用的化肥只有三分之一被庄稼吸收,其它大部分流入漕桥河。第三就是生活污染。人们往往把塑料等垃圾扔进河里,使河水受到严重的污染。后来河水变臭,跟魔术师一样。一会儿黑色,一会儿红色,一会儿黄色,一会儿褐色……

21世纪,河水从严重污染到了轻度污染,这都要靠上级领导,是他们花了4.5亿重新对漕桥河进行治理,让漕桥河水从劣五类水提升到了四类水。只有我们大家重视环境保护,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使漕桥河水变得更清澈:1.不要让化工厂污水排放到漕桥河。2.生活的垃圾要分类保管。3.化肥要大量的减少使用。

通过这次采访,我明白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沈爷爷是一位无锡环保卫士,他要求别人保护环境,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他发现化工厂往河里排放污水,就向上级举报,有关部门让化工厂关闭一个月,并罚款40万元。在他家中有许多关于环保的标语,如“树荫绿,花草香,环境优美人健康”等。只要齐心协力,我相信,漕桥河的明天会更美好的。

(指导老师:金云霞)

 

环 保 靠 大 家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班   杨婷

今天下午我们六(1)班的十五位同学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参观漕桥河。我们每个人都带了一本本子和一支笔,本子上写着要采访的问题。然后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坐着校车开往漕桥河。“到了,下车吧!”只听司机叫道。于是我们就听从命令下车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老师在前,学生跟在后面,老师在学生的后面,还有一位老师正在给我们摄像。只见那儿有一条一望无际的小河,我心想:那应该就是漕桥河了吧!不知不觉中从远处走来一位爷爷,他带领我们到了一个小巷里,只见两边墙上都贴着倡导人们保护环境的标语:“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万物之本,文明之根。”“树荫绿,花草香,环境优美人健康。”等。看完后,我们来到了爷爷家,他姓沈,是我们的采访对象。有几位同学采访了沈爷爷。通过采访,我知道:漕桥河以前清水碧波,鱼虾畅游。50年代时,人们可以在那里淘米、洗菜,河水也可以用来饮用。60年代小河的水可以用来洗衣、洗鞋、灌溉等。70年代小河的水质开始变坏了。80年代河里的鱼虾都死了。90年代河水一天变三变,像一个变脸者,有时黄色,有时黑色,还有时乳白色。这都是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造成的。现在经过政府的治理,河水在096月已经升为四类水了,但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水质。

我认为保护漕桥河要依靠三大要素:1、环境宣传。2、环境管理。3环境执法。

通过采访我明白了: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以后我也会做一个保护环境的人。

(指导老师:金云霞)

 

采 访 漕 桥 河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马艺彤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采访沈爷爷,向他了解漕桥河的变化。他告诉我们,

50年代漕桥河清澈见底,人们可以在里面淘米、洗菜,可以在里面游泳、嬉戏,河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水是上等水;60年代,漕桥河里可以洗洗衣服,河里面还有小鱼、小虾在游动。听沈爷爷说,他小时候,去洗衣服,每一次,都有小鱼、小虾来啄他的脚;七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了,导致鱼虾灭绝了。水呢?变成黑水了。90年代就更可怕了,河里的水一日三变(红色,奶白色,黑色),而且臭气熏天,听沈爷爷说:“晚上连睡觉都睡不着。”可见有都臭啊!真是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百姓受害啊。

漕桥河的三大污染来源:1农业污染。2工业污染。3生活污染。农业污染主要是化肥,因为那些植物只能吸收三分之一,其他的三分之二极少数被土壤吸收,大多数流向河里。工业污染主要是有些化工厂不守规矩,把污水排放在漕桥河了,让漕桥河变得臭气熏天。你知道吗?2008~~2010年一共死过6次鱼。所以化工厂被称为是社会上的毒瘤。生活污染主要是乱扔垃圾,记得有一次,我亲眼目睹到,有一些人因为不愿意多走路,所以就顺手把垃圾扔进了河里,让漕桥河变成黑色。

你知道吗?政府为了整顿这条小河,花了4.5亿人民币。现在漕桥河的水是四类水,属于轻微污染,所以只有我们现在重视起来,一定可以让漕桥河变得更加清澈。虽然现在不是很理想,但是我相信未来一点会更好的!

通过这一次采访,我想到了: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因为这样才对得起为漕桥河尽心尽力的人,特别是沈爷爷。沈爷爷是宜兴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政工师。他退休后选择了当一名环保卫士,可见他有多么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一定要向沈爷爷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有责任心的人。

(指导老师:金云霞)

 

采 访 漕 桥 河

武进区漕桥小学   六(1)班  孙瑶

今天下午,我们班15位小记者在老师、师和何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漕桥河。采访了漕桥河的知情人沈奎鵬爷爷。

沈爷爷告诉我们,50年代,我们的漕桥河清澈见底,小鸭子在水面上嬉戏,水底下的鱼虾成群,每天一大早,妇女们就会到河边来洗衣服,一边洗衣服,还一边谈笑风生,许多人都在河里淘米洗菜,还有人用河水浇灌庄稼,还有人在河里游泳,甚至还有人拿了河水煮饭;到了70年代,漕桥河的河水发生了变化,河里的水都有点发臭了;到了80年代,漕桥河里的鱼虾全都死光了;到了90年代,漕桥河被人们称为“变脸河”,河水一天变几变,有时是黑色的,有时是黄色的,有时是红色的,还有时是乳白色的,而且又脏又臭,据附近居民描述,当时白天还好,人们都要上班,一到晚上下班回来就臭气熏天,比垃圾厂还要臭,晚上睡觉都睡不了。

为什么漕桥河会变成这样呢?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工业污染,一些化工厂把未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里,污染了河水;第二个原因是农业污染,农民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好一点,往往会撒大量的化肥,但是庄稼只能吸收三分之一,一下雨,其他三分之二的化肥一小半被土壤吸收了,大多数就随着雨水流入了河中;第三个原因是生活污染,有一些人会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里,有些人会把死去的家禽扔到河里,还有人就是把生活垃圾随手扔到了河里……就这样,河水的质量越来越差。

现在,漕桥河已经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政府也用了4.5亿资金来改善漕桥河,漕桥河的河水才渐渐好了起来,从原来的劣五类改善到了四类。

通过这次采访,我觉得沈爷爷非常的爱护环境,本来他已经退休了,可以享清福了,但他没有,而是做起了环保工作,不愧是“无锡环保卫士”,我要向他学习,不仅自己要保护环境,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

(指导老师:金云霞)

采访身边的绿色

漕桥小学  六(1)班  陈佳

今天下午,何银东老师、君老师、金云霞老师带领我们去采访身边的绿化和环保。我们今天采访的人是一位老爷爷,他姓沈,向我们介绍了漕桥河的变化。

沈爷爷说:“ 他小时候漕桥河水很清澈,不仅可以游泳还可以饮用呢。50年代,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鱼、小虾在河里嬉戏。清晨就有人到河里洗菜、淘米、洗衣。住在附近的居民都非常喜欢这条河。七、八十年代水质开始变坏,居民们就是用河里的水拖地的,后来水质越来越差,鱼、虾几乎都绝代了,有好多天河面上差不多全都是死鱼、死虾,人们看了就觉得痛心。90年代,百姓受害,河里特别臭。白天都去上班,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大部分居民都睡不着觉,由于河水的变化,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让人无法呼吸。”

那么又是谁把河水弄成这样的?沈爷爷说那是三大污染:1、是工业污染。2、是农业污染。3、是生活污染。有许多工厂把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就直接排放到河里,使河水变得很脏很臭。庄稼不能吸收的农药、化肥等东西都流到河里去。也有居民把垃圾、死掉的家畜都扔进河里。

通过采访,我知道了我们小学生应该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我们要宣传、呼吁,让更多的人来关爱大自然、关爱社区、支持环保。最后我要送给大家三句话:1、爱心护绿,重在行动。2、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3、珍惜水、爱护水,让水造福人类吧!

(指导老师:金云霞)

 

保护漕桥河

漕桥小学   六(1)班  贾新栋

今天下午,老师、老师以及老师带我们到无锡市环保小卫士、无锡五好、江苏四好的沈奎鹏家进行采访,了解漕桥河的变化。

据沈爷爷说,这条长23公里,连着太湖的漕桥河在五十年代的时候,河水都能直接饮用,当然可以淘米、洗菜、洗衣、灌溉。河里清水碧波,鱼虾畅游。夏天不时有小朋友到河里游泳。河边每天都有不少人在垂钓。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农业污水被排入河中,人们称漕桥河为变脸河,因为它有时是绿色,有时是黑色,有时是红色,有时是黄色,可真像戏台上的变脸人啊!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沈爷爷说那是三大污染:1、是工业污染。2、是农业污染。3、是生活污染。化工厂被大家称为社会的毒瘤。人们撒到庄稼地里的化肥有三分之二流入了河里。许多居民生活习惯差,常常把生活垃圾随手扔进河里。

现在污水全都排入了当地的污水处理场,政府出资4.5亿帮助改善漕桥河的环境,现已勉强达到四类标准,但要进一步改善漕桥河,沈爷爷说,不仅是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环保,我们更要要积极宣传环保的好处。其二,要加强环境管理,严禁有人往河里扔垃圾,如果发现有工厂在偷排污水,要严惩,甚至查封工厂。其三就是要对死不悔改的人进行法律追究。

我猜想,二十年后的漕桥河肯定是一片勃勃生机,宛如一片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漕桥河的环境一定会像一位诗人所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指导老师:金云霞)

 

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漕桥小学  六(1)班  宰世豪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几个小记者去漕桥河附近的小镇上采访退休的“无锡环保卫士”沈爷爷,目的是了解漕桥河的环保情况。

大家乘着校车来到了漕桥河。到一座桥下,我们下车了,沈爷爷举着一面小国旗来接我们了。他热情地请我们去他家坐坐。我们几个小记者开始采访了,我们问他小时候漕桥河是什么样的。他慷慨激昂地对我们说:“我们小时候,漕桥河里的水很清澈,家家户户都可以在河里洗菜、淘米,夏天还常常有人在河里游泳。六十年代,河里虽然脏了点,但还可以在河里洗衣服,用河水浇稻麦。七十年代,河里的水越来越浑浊了,没有人在河里洗衣服了,更没人在河里游泳了。到了八十年代,由于生活、农业和工业污染,水里的鱼虾就大量死亡。九十年代,河里的水遭到严重污染,河里臭气熏天,人们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觉。后来政府出资4.5亿帮助改善漕桥河的环境,现已勉强达到四类标准。

听完沈爷爷的讲述后,我们又问他今后有何打算,他一本正经地说:"只有我们都宣传保护环境,培养良好习惯,才能使漕桥河水恢复原貌。"大家听了沈爷爷的话后,都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沈爷爷讲完后,又带着我们参观了漕桥河。只见河水浑浊,河面上还漂浮着白色垃圾。不仅让我们的心情变坏,如果这种情况不加改善的话,后果真不敢想象。我们应该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做到监督那些不自觉、不文明的人破坏环境,使河水变成原有的清澈美貌。让鱼儿、虾儿在它们的家园里自由自在地快乐生活,也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通过这次采访,我知道漕桥河的变化,明白了保护环境,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宣传环保,让漕桥河恢复原貌吧!

(指导老师:金云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