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读后感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五(3)班 赵云霞
读了《中国梦》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恨不得自己马上变成一个大人,为实现中国梦多增添一份力量。
书中的许多故事都让我深有感触。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它留给我们的伤痛和感动依然存在。其中,有一位年龄最小的救人英雄——9岁的小林浩。地震发生时,小林浩未来得及跑出,被压在了倒塌的教室下。但他不仅没有哭泣,而且用自己瘦小的身体将一名昏迷的同学背了出来。他又重返倒塌的教室背出了另一名同学。天啊!谁能想到,他当时只是一个9岁的孩子呀,他还那么小,可他表现出来的冷静与果敢,令人佩服。
还有袁隆平的爷爷的故事,也让我受益匪浅。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年幼时,正是日本侵略中国,民不聊生的年代。所以袁隆平爷爷很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大学毕业后的他,来到了湖南西部。有一天,他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这让他有了灵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从此,中国迎来了粮产增收的新篇章。袁隆平爷爷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杂交水稻上。他虽然身价千亿却还穿着35元的衣服,为自己的超级水稻梦想继续努力奋斗。
读了他们的故事,我也想到了自己的梦想——长大了去那些困难的地方支教。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栋梁,他们有上学的权利。可是有些地方,经济很困难,没有学校,没有老师,孩子们都上不了学。我要去那样的地方教书,让那里的孩子也有书读。
同学们,让我们满怀期望,共同畅想中国梦。相信自己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国梦!
指导老师:唐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