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传家宝
武进区漕桥小学六(1)班 陶佳奕 指导老师:吴红亚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一个优秀的家庭常常会伴着一个优秀的家风。而我家的家风则非常注重“勤俭节约”。要说这个家风,还要从爷爷奶奶那里开始说起:
爷爷奶奶住在农村,经济条件不好,自打爸爸小的时候,他们便以卖菜为生。爷爷家门前有着他的6亩田地,一大清早,太阳才刚刚露出半个头,爷爷就已经整装待发了。锄头、镰刀以及一个大竹篮是爷爷必不可少的东西。翻土——洒籽——收获,天天月月年年地重复这一系列的内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烈阳高照,七十多岁的爷爷,从清晨忙碌到正午。回来的时候,除了满篮的蔬菜,剩下的只有一件被汗淋湿的背心。奶奶身体不好,现在只能留在家里。不过,奶奶也没闲着,烧饭、打扫、洗衣服,还总是帮爷爷挑菜拣菜,没有一刻空闲的时候。虽然爷爷奶奶付出了很多,可他们舍不得花钱,舍不得买肉吃,只为攒下钱,让小辈们过更好的日子。每次我们回去看望他们,总要买些好吃的给他们。可爷爷奶奶也舍不得吃,总留着等我们回去吃。
受到了爷爷奶奶的影响,我的爸爸也秉承了“勤俭节约”的好家风。工作时,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每天他早早地来到办公室,耐心地询问病人的病情,细致地关怀病人的健康。即使下班后,有人需要帮忙,他也总是有求必应。生活中,他常常把好的东西留给我和妈妈,就连买件新衣服,也要考虑再三。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这“勤俭节约”的好家风,我不能丢。我也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家风伴我成长
漕桥小学六1班 刘捕存 指导老师:吴红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话告诉我们在家要有规矩,有风范。家风代表着这一家人的素质,我家的家风是“尊老爱幼”。
小时候,爷爷奶奶一直在我耳边叨唠:要尊老爱幼,做个乖孩子。我一直不明白,后来我才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
五岁那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乘公共汽车去游乐场。刚一开车门,一大群人便蜂拥而上,个个挤的四仰八叉,唉,这就是传说中的“挤公交”啊!我以自己的个头为优势,迅速的抢到了一个位子,坐在上面,充满了成就感,此时座位上也坐满了人。过了五分钟左右,一位腿有残疾的老爷爷上了车,可是令人气愤的是,竟没有一个给他让座。都忙活着干自己的事:听音乐、玩手机、打游戏、看风景……看到这些人,心里十分气愤,我便起身对老爷爷说:“爷爷,您坐吧,我不累。”“孩子啊,没事,爷爷也不累,你坐吧。”经过几分推辞,终于让爷爷坐在了位置上,爸爸妈妈也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这就是尊老。
还有一次,我和阿姨一起去商城里逛街,突然,看到了一个。小弟弟坐在地上哭。我走到他面前,笑着问:“小弟弟,你怎么了?”那个小弟弟一脸害怕的对我说:“我找不到我妈妈了。”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我叫阿姨过来,让阿姨去商场的办公室找男孩的妈妈,自己留下来照顾小男孩。男孩还是在抽泣,我从口袋里拿出了两个棒棒糖给他,笑着说:“小弟弟,别难过,你一定会找到你的妈妈的。”男孩手拿棒棒糖,对我开心的笑了,我也笑了,这就是爱幼。
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大家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家庭的家风,家风伴着每一个人成长。
奶奶的规矩
漕桥小学六(1)班 禄青青 指导老师:吴红亚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家庭和家风的关系就像是蜡烛和蜡烛的灯芯一样,所以,家风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把我家的家风比作一片夜空,那么在我心中,奶奶就是那颗夜空中最亮的北极星。以前没什么感觉,现在长大了静心写来仔细想想,其实我身上的绝大部分好习惯、家风都是奶奶教我的。
我每次吃饭都是吃多少,盛多少,无论是米饭还是面条,最后碗底一定是干净的。跟别人在一起吃饭时,看到别人碗里没吃干净,便觉得很不顺眼。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习惯,也是因为奶奶。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吃饭,因为饭菜很香,也不管吃不吃得完,我便兴冲冲地盛了很多。后来,我果真吃不下了,便直接将碗放在桌上不管了。奶奶看到后,对我的行为很不满。于是她把我叫到跟前,背了一首《悯农》给我听,然后问我懂不懂这首诗的意思。我摇了摇头。于是她便耐心地为我讲解诗意,随后又讲了一些人吃不饱饭故事。后来,我将剩下的饭在下一顿吃完了。从那以后,我就要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
小时候,奶奶每次都会将洗完衣服、洗完头的水留着洗拖把,用淘米水浇花,不该乱花的钱绝不花……在奶奶长期的熏陶下,我也养成了这些习惯,以至于经常被说成抠门。
稍大了以后,我才知道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勤俭节约就是我们家的家风。我们家的家风也让我和我的家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由此可见,好的家风对于一个家庭是多么重要。
家风与我同行
漕桥小学六(1)班 魏冬雪 指导老师:吴红亚
在校有校规,在家有家规。家规也称家风,是一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家风象征着一个家的道德标准。而我们家,也有家风,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
一是诚实。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说过“诚着,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做到诚实的人。而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实行它才行。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也要做到诚实待人,不欺骗、不撒谎,但我却有一次“犯规”了。某天下午,我去小吃摊买了一个煎饼果子,要6元,我给了摊主10元,本该找的4元到手后才发现变成了5元,说明那摊主多找了钱,但是,我并没有对摊主说,而是悄悄的把钱装好,喜滋滋地走了。事后,我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十分后悔没对摊主说实话,我也知道了做人应该讲诚实,守信用,不能失信于人。
二是今日事,今日毕。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有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时间是挤出来的,我们应该学会从时间的缝隙中挤,抓紧时间!这句话是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很明白的告诉我们,不管怎样,只要愿意做,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警策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去年暑假,老师布置了许多作业,这些作业恐怕要五天不吃不喝不睡才做得完。但在我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写作业,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比其他同学要早写完不知多久。直到快要开学了,还有同学痛苦地与作业“搏斗”。看到在情景,我真庆幸我能抓紧时间早早地把作业写完了。
家风伴我成长。我相信,不管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我都会将家风牢记心中,并将这股正气实行于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