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校园之星 五彩活动 板报之窗 活动课程 计划总结 红领巾新闻 辅导员天地 论文案例 网站首页
板报之窗 更多>>
清明追思 缅怀先烈(六2第…04-28
开学啦(六2第一期)04-28
五(2)中队第二期黑板报…03-31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03-30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03-30
第二期黑板报:清明缅怀先…03-27
清明追思英烈志(四1中队…03-07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02-24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02-24
活动课程 更多>>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06-20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06-17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05-30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05-29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04-27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04-27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03-28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03-28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二…02-28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02-27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三…01-17
您现在的位置: 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专题网站>>少先队>>红领巾新闻>>毕业季,漕桥小学家校合力共同促成长
毕业季,漕桥小学家校合力共同促成长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15日     点击次数:     作者:朱叶平      来源:本站原创

 

毕业季,漕桥小学家校合力共同促成长
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展示学校良好的校风校貌,让每一位家长能更进一步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为毕业班学生的最后一个学习周期营造良好氛围,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为此,漕桥小学于2015年4月15日下午举行了六年级家长学校活动。
家校活动共分为三个步骤进行。首先由徐华新教导发言,徐教导强调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本学期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学期,所以和家长们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校是如何重视毕业班工作的。其中介绍了本届毕业班任课老师的情况:13位任课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毕业班教学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时时为孩子着想,刻刻关注着孩子的进步与成长。第二,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有哪些特点。毕业班的学习要紧张些,指出学生个人的进步在于自己的主动学习。第三,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注意点。徐教导给家长们的建议是: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正确的方法;加强联系,及时反馈。徐教导言辞诚恳、至情至意,与会家长感同身受,掌声四起。
接下来卞晓忠校长一方面就目前小升初的形势作了细致详细的解读与分析,建议家长慎重对待,重视孩子的升学选择。另一方面向家长们发出倡议,抓住时机,重视孩子的感恩心的培养。卞校长说到,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每个人必须确立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每个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和美德体现,更应该体现成一种人之常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学业阶段结束前那是家长和学校老师对孩子教育引导的一个好机会,是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契机,不容忽视,更不能错失。因此倡议家长配合学校扮演好五种角色:1、规范自己的一种行为,感恩自己。家长做孩子行为规范的监督者。2、欣赏同伴的一个优点,感恩同学。家长做孩子向他人学习的鼓励者。3、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感恩父母。家长做孩子树立目标的协作者。4、听取老师的合理化建议,感恩老师。家长做孩子听取建议的分析者。5、努力做一件好事,感恩我学校。家长要做孩子做一件好事的欣赏者。卞校长最后说到,家长朋友们,学校把重视孩子感恩心的培养,作为六年级家长学校培训的主题。目的就是希望家长们能和学校老师一起用好放在我们面前的宝贵资源,在孩子成长的关键点上,给孩子提供好服务,引导好孩子珍惜有限的时间,珍惜每一天,把握每一天。让我们的孩子能有底气地说:当我毕业时,我真的感到没有遗憾;当我毕业留言时,请老师写上我取得进步后的祝愿;当我回想小学生活时,能有深刻的记忆。卞校长的讲话高屋建瓴,旁征博引,家长们细心聆听,受益匪浅。
最后,家长们走进班级观看了孩子的课堂学习情况,翻阅了孩子的作业,并与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详细地介绍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希望家长们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引导,关注他们的校内、校外生活,为共铸孩子美好的明天而努力!与会家长们也纷纷发言,积极地跟老师互动。
此次家长学校活动,加强了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达成家校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为孩子顺利度过小学最后的学习阶段起到有效的帮助,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取得理想的毕业成绩,开启人生的新起点。
(漕桥小学供稿   撰稿/摄影:朱叶平   审核:曹美琴)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振兴东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