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 子 精 神
发布时间:2015-09-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金云霞

 

钉 子 精 神
武进区漕桥小学 金云霞
在一次教师大会上,周校长提起了我班的黄强强同学,他说,我教育黄强强同学时有钉子精神,值得表扬与发扬。
记得07年暑假开学时,原三(1)班的一个调皮生,曾经脱同学的裤子,敲诈低年级同学的钱财,每天要打几次架,上学要姐姐背,在学校一遇到不如意就扬言要跳楼自杀,令全校师生都头痛的黄强强回原籍后,暑假开学迟到了近一个月,于是没有一个班级愿意接受他。在校长和教导主任等多人的集体思想工作的强大攻势下,经过几次抓阄他被分到了我班。善良又胆小的我害怕得当场大哭了一场。当时我想:这么一个要死要活的学生,我怎么教育得了呢?我,普普通通一名小学女教师,何德何能?如果硬要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我身患重病,不能吃苦受累。如今这么一个令其他老师都头痛的调皮、捣蛋王黄强强,我怎么能管得住呢?我越想心里越难过,越想心里越害怕,于是我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虽然晚上睡不着觉,但白天总得上班吧,校长安排下来的任务总得完成吧。哎,我害怕,就求助吧!于是,黄强强来我班报到第一天,我就跟他家长商量好,学校、家庭共同教育,老师、家长一起督促。家长同意每天早晨送孩子上学,交到老师手中才离校。中午让他在校用餐,以免回家吃饭的路上又发生什么让老师怎么猜都猜不出却又时常会发生的“意外”。放学时也由家长到班中来接,为了保证教室里一直有老师,始终让学生在老师的视线中,我与我班所有科目的教师商量,他们上完课后,一定要等我到班后才离开。他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都同意了。当然,我上完课后一定等下一节课的任课老师到后才离开。我想,一个软硬不吃的学生,以前一定有很多老师教育过他,家长也一定给他讲了许多的道理。现在,我再来跟他讲道理,他能听吗?对他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吧,首先是法律不允许,其次是我没想过,当然第三个原因是我的力气也没他大。所以,我只能采取世界上最笨的办法——“看”,希望有老师、家长在时,他能感觉到有一种约束,不能为所欲为吧。
“看”了他几天,发现他无所事事,成天坐在位置上,好无聊。于是,我布置他练写钢笔字,让他有事情做,打发时间。可是,他的作业要交给组长吗?算了,免得乘机惹事,还是让他成为由班主任直接管辖的“直辖生”吧,交给我面批。“咦,你的钢笔字还挺漂亮,加油,争取将来当一名书法家啊。”他看看我,成天铁板的脸上终于有一丝微笑了。
哦,原来,他也想得到表扬的,那我今后就多表扬他吧!
可是,不到两个星期,表扬对他来说失效了。本来就是嘛,以前教过他的老师也没少用表扬来鼓励他呀!钢笔字越写越糟,看来得换招了。
不高兴写了,就让他背书吧。于是,我指定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让他背给我听。刚开始,他还有三分热度来背给我听的。几天后,他连走到我身边来的热度都没有了。哎,不背就读吧,容易做到一点的。可是,刚开始几天,他还读得比较熟练,没多久,就越来越不熟练了。后来,干脆连字都不认识了——之前压根儿就没读过就来读给我听了。
哎,怎么办?一直要换花样哄着他?别说他的学习成绩了,只要不捣乱,不做坏事,不影响其他同学,不出什么乱子,就烧高香了。
于是,我每个星期都要挖空心思,想一个新花样,以勉强激发起他的一点点兴趣,让他打发时间,少生邪念,不做坏事。什么讲故事,说新闻,猜谜语,收集奥运知识,体育明星知多少,保健知识之星,你知道《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吗?玩小魔术,算二十四……能想到的,我几乎都用上了。
真是太累了。不到一个月,我旧病复发了,医生责备道:“你工作为什么这么拼命呢?你这病是不能受累的,要养!”药量明显增加几倍,三个月下来,我的脸成了满月脸,对着镜子我又哭了,心想:这病可是复发一次要严重一次的,何况昂贵的医药费全得自理啊!
为了工作,为了学生,值得吗?还这样继续下去吗?清夜自思,难免这样想那样想,可是一到学校,一到班级,眼里除了学生还是学生,自己便被忘到了九霄云外去了。有几次,其他班级中的部分调皮蛋犯了点什么错误,找到校长,校长都不由自主地顺便想起黄强强来,大概是因为他们的“原籍”都是三(1)班吧!而校长通过了解,一向以调皮领军人物出场的黄强强居然没有与那些捣蛋鬼“同流合污”。让校长深感意外!
期末,校长说,他把原三(1)班的这些调皮鬼分散到其他各班的政策是对的,是好的,因为那学期这些调皮鬼没再出什么大的乱子。
[ 感 悟 ]
作为老师没有理由选择学生,没有理由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由于调皮生的闪光点不多,得到表扬的机会比较少,在班级里常常是做的“绿叶”,因此他们更需要表扬。而像黄强强这样的“特殊孩子”,还需要老师变着花样进行表扬,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心血。在这个孩子身上,付出与收获还不一定成正比。抛开一切的顾虑,付出更多的爱心,这就是老师应该做到的,没有为什么,没有值不值。结果,老师的付出最终还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行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