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发展个性
我曾教过一个叫吴兵的学生。这个有着“领袖”能力的男生,曾经带着自己的足球队员偷偷翻过围墙进校踢球;曾经为了保护“小同学”和人打架留下青紫的伤痕。他各科成绩倒数,却有一个威武的绰号——“将军”。“将军”十分喜爱军事,不论上什么课,吴兵都会借回答问题开始“军事话题讲演”。
一天,我刚进课堂,吴兵就又成了“被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向我报告今天“将军”闯祸的经过。我听了一会儿,扬手让大家安静:“同学们,我清楚了,他又‘挺身而出’了是吧?”停顿了一下,我大声说:“挺身而出才是合格的军人!也许未来共和国将军中就有吴兵的名字,他很可能是我们的骄傲!”全班默然。从此,“将军”被“提审”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发自内心地折服了。一次,他没完成作业,我又批评了他。转天,一份检查放在我的案头:呜呼悔矣,未完吾题。浩浩优化(指作业),所作无几。面对检查,羞愧至极。痛心疾首,满面流涕。呜呼惜矣,错失良机。心中悔恨,难以平息。高考已近,不思进取。恩师心碎,无颜见伊……敢望恩师,严加看管。下不为例,决不再犯!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也随之改变。其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发展中的人、依法施教、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以人为基点、从人出发又向人复归的教育思想。教育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的个体生命和个别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吴兵虽然各科成绩倒数,但十分喜爱军事,这就是吴兵的个性。朱老师充分尊重吴兵的个性,并因势利导,这是他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
尊重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也就是对所谓“差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平等对待。在一般老师眼中,吴兵也许要被视为“差生”,但朱老师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之点,以此为突破口,并加以鼓励。这无疑是符合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当代学生观的。
为什么要尊重所谓的“差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还不是成熟的个体,所以不能把一个学生暂时的状况看“死”。吴兵由“各科成绩倒数”到考入军事院校的过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