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6-01-05
点击次数:
作者:金云霞
来源:本站原创
|
《船长》第二课时评课
一、好文章要多读,在读中感悟。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读。”好文章应让学生走一个来回,要让学生读出味来。在学习第一次命令时,周老师让学生进行了三读。这三读各有目的各有侧重,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帮助学生在读中品文,在读中感悟。一读理解“吼”,为什么吼?怎样吼?二读品句,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出哈尔威是位怎样的船长?三读传情,把自己对船长的敬仰之情通过朗读传达出来。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导在学生需要处。在文中船长下达了四次命令。相对而言,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较重要。尤其是第二次命令,更为重要。因为第二次命令才使原来乱得不可开交的局面变得井然有序。因此,我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转变的原因上。第二次命令是船长与机械师、大副对话中的一句,必须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反复朗读才能悟出其中的深意。首先周老师让学生找出了第二次命令,指名让学生朗读,由此发问:船长为什么要下达这个命令?学生在片刻思考之后,联系上文得出了这样的原因:原来第一次命令没有收效,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周老师又抓住“不可开交”一词,让学生想象当时乱的程度,观看视频后读出乱的场面。船上已是一片混乱,大家拼命地想逃生,乱得不可收拾。照这样乱下去,结果会怎样?学生一致说会船毁人亡。周老师又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是啊,现场如此混乱,船长不得不下达第二道命令。请你再读读第二道命令,说说船长究竟会不会开枪?”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说:“我认为如果有人真的敢走在女人前面,船长会开枪打死他的。因为这样才能保证绝大多数乘客的安全。这样后面的男人才不会拥挤。”又有学生举手了,说:“我认为,船长不会开枪,因为他想就出全部人员,而不是打死任何人。他这么说只是为了吓唬吓唬而已。”通过教师适时的总结,学生认识了一位始终忠于职守、心地善良的船长。然后,周老师又继续引导学生分角色阅读船长与机械师、大副的对话。让学生通过阅读从对话中获取信息,有的说了解到船上炉子被海水淹了,火灭了,机器停了,说明船保不住了,一定要沉了。有的说知道了离沉船的时间还有二十分钟。还有的说知道男人不能走在女人前面,否则会被打死。老师马上进行提示:“看来大家都没有注意这个词——够了。再读读,透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再读这个词,果然,一只只小手又举了起来……
等第:优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