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学校转进来一个男孩,有着很高的个子,在校园内,许多小朋友都喜欢叫他“小姚明”,他喜欢打篮球,在我的篮球队里,算是一个很好的主力,刚和他接触,给我感觉是一个不爱说话,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个不爱和任何人交流的学生。我在摸索着他的言行举止,虽然他是个15岁的小孩,可是他的成熟让我惊讶,据我了解,他的老家在安徽,父母是个农民,虽然收入不多,可是也只有他这样一个儿子,多少爱都倾注在他的身上,和我们这里的小孩一样,在家也倍受宠爱。这样一个孩子,我想也不能古怪到哪去,可能是刚来新环境不适应罢了,再说来了一段时间,虽然时刻有主课老师反应他的学习成绩是如何如何糟糕,但也从来没有听到有什么老师来告他的状,就这样,每天训练的时候总能看到他认真打篮球,我也心满意足了。
可是好景不长,第一个向我告状的是生活老师,说他如何“暴力”,早上说他两句就摔碗不吃了,接下来几天,他们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来向我告状,老师不做作业,还影响其他学生,上课睡觉。再后来,我发现在训练的时候三番两次说肚子疼,或者脚扭伤了,事情越来越严重了,我觉得该是了解他的时候了,我也知道我在他面前也是有三分威信的,至少每天我和他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我尝试找他谈话,可是不见效果,我一度问他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他除了点头外什么也没有说,我终于决定要放下老师的架子来与他深谈。
那天吃饭的时候,我看到他一个人在操场打球,机会来了,我走到他面前说:“还没有吃饭吧,走,一起吃面去?”他疑惑地看着我,我的眼睛里透露了诚恳,他收起了球跟我去吃饭了,在交谈中,我才知道最近他家发生的一切,本来家庭收入不高,在加上要供他在这边念书,父母已经没有能力了,他对我说,他已经不向再念了,再加上自己个子那么高很容易成为“焦点”,这边的环境也不适合。
我倾听着他的话,从那天起,我决定帮助他,我从细小的生活上关心他,让他觉得远离家乡的他,周围也是有一个关爱的人,几天接触下来,我发现他也正在适应着这个新环境,我为他的小小的进步而大大的表扬了他,过渡期后,我开始安排他的生活走上正常的轨道,我改变他过去的三餐不固定的情况,了解到他不大喜欢白米饭,我就经常带他去吃面食类的东西或者营养好一点的,要知道他那么高的个,确骨瘦如柴。我注意了每餐的干、稀、荤、素的搭配,并注意四季衣服的更换保暖,也慢慢教他做人的道理,他给我的第一个“回报”是认真训练了。一学期过去了,我看的出来,在他的感动之余,他在努力做到最好,不管在篮球技术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表现地很认真、很努力,最近一段时间,我的耳边已经没有“告状声”,唯一听到的是表扬声。我没有后悔自己的付出,因为我知道我用心灵塑造了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