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美术兴趣
徐晓凤
培养小学生美术的兴趣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生活中激发小学生绘画的兴趣,还有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下面我分别从低年级来分析一下小学生们应该怎样培养美术兴趣。
美术教育的最大意义是欲使学生领悟到“美”,只有学生领悟到“美”,才能逐步把他们由欣赏美引导到创造美的活动中去。因此,做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教好美术课,必须做好儿童的入门引导,引起他们学美术的兴趣。那么如何做好入门引导呢?根据小学生认识世界,观察世界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介绍一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是怎样引导儿童入门的。
(一)在美术欣赏中培养兴趣
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是以可视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依靠形象的感染力打动观者的感情。因此,引导小学生学好美术,首先要让他们欣赏到“美”。一直以来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美,这种美生活中随处可见。
1.循序渐进,提高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在第一步启蒙阶段,已经培养出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所以,第二步的任务是保持和提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画也是如此。假如我们在教小学生初学绘画时,就教他们如何构图,如何配色等复杂的绘画理论,他们一定会像听天书一样觉得画画失去兴趣。因此,我在教学画画的起始阶段,遵循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教学原则,开始时,先让小学生感到画画容易,画画好玩,逐步提高他们画画的兴趣。如我在教二年级绘画课时,我没有让他们去描画生活中小动物的原样,而且用简笔去画,我以画小巧玲珑鸡为例,先让同学们通过观看小鸡模型和凭借记忆,说出小鸡主要部位都是什么形状的,在我的启发和提示下,小学生们很快把小鸡各部位开头说出来。于是,我在黑板上,根据同学们提供的图形,即用大圆画身,小圆画鸡头,用小圆点画眼睛,鸡腿、鸡爪用几条线画,经过我这样简单几笔的勾画,一个形似而神象的小鸡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同学们觉得
非常有意思和简单,也学老师的样子在本子上画小鸡,而且争先恐后地把画本交给我看。当然画得五花八门,有好有坏,我都一一做了适当的点评,并把部分画得好的画在同学们中传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时,我把作画中“观察”和“想象”的概念结合着本课所讲的内容渗透给同学们,他们没有感到生疏和无法理解,而且很快地理解了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在愉悦中,同学们既体会到画画的乐趣,又学到了绘画的点滴知识。
低年级的学生只是一个开始的阶段,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们在美术课上必须支持儿童的美术兴趣,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享受自己的成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唤醒他们的审美创造愿望。
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一定条件下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随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即使采取措施,使他们的兴趣长久地发展下去,一切学习活动具有强大的兴趣作“药引子”后,就有了不竭的动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单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绘画兴趣,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带着学生融入快乐的大自然,蔚蓝的天空,奇特的云朵,艳丽的花儿,挺拔的树木,害羞的小草,美丽的小鸟,高耸的山峰,澎湃的海浪……汇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它们给了孩子们灵感,给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激励着孩子们,让他们乐于发现,乐于表现,乐于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