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分析:
1、作为教师,备课上课乃是根本,然而如今,备课这一项工作基本上都要靠晚上加班才能完成,当然这种加班是最无私的加班,是老师自发的在自己家里的加班,从没有人给过他们加班工资。学校的八小时工作时间根本就没有为备课留下余地。除了奔波在课堂和办公室之间,他们还要填写一张又一张名目各异永远搞不清到底有没有实际作用的表格,写一篇又一篇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写些什么的计划总结论文案例,参加一个又一个层次不同规模不一的会议和培训;还要搞好教育课题研究,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抓好各项比赛的训练工作……
2、教育重研究,重积累。如今,这种研究和积累的风气之盛,已形成老师的又一种压力。一个课题研究,可以拿出几大箱的材料。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准备材料要做一两个月。每学期,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调研活动多达数十次。每次调研,老师都要做好各种各样的材料,统计好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工作都是额外的,完全挤占了老师本就不多的空余时间。所以,每逢调研,全校老师加班加点赶材料是常有的事。问题是,这些材料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呢?连教师座谈学生座谈都是事先预演好的,不会说话的纸又能反映出什么呢?尤其是说明学校常规和学生情况的材料,大多是老师在领导授意下为配合学校工作自编自造的,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参考价值。但是,对调研有用,对领导印象有用,对充实学校档案柜有用,对加快纸张消费促进纸业发展有用,谁来考虑老师的迷惑和忧虑?谁来体会老师在教授学生说谎时的痛心和尴尬?
3、教师的职业无疑是关系重大的,因此终日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学校压力已是明摆的,按下不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却不能不说。社会往往把国家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教师身上,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号,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光荣也更艰巨的任务?家长则把所有的人生追求和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也是老师不能含糊不能推却的重任,老师肩上的重担何止千钧?干得好是理所当然,是职责所在。一旦稍有差池,责难声便会席卷而来,成为千人所指,谁都可以骂上几句。老师的委屈谁能明白?谁愿意给他们理解和宽容?
工作压力巨大,且重复烦琐,无法量化,使老师的身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除极少数人能通过自身奋斗或社会关系跃居领导岗位,从而离开教学一线外,大多数老师只能在教学前线日复一日地呕心沥血,任劳任怨。由于接触面不广,他们的生活圈子基本上呈两点一线状态。加上社会舆论固有的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使老师跟现实之间一直保持着距离,于是,他们很少能有缓减压力的机会。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老师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据上海某教育机构的统计,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老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这个数据在任何一个行业统计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救救老师,给老师减负吧!
忠恳建议:
1、还老师备课时间。不要安排与教学无关或没有实际意义的任务给老师。那一张张反复填写核对的表格,那一篇篇剪刀加浆糊的总结论文,那一次次高谈阔论的培训,那一个个毫无意义的比赛挤占了老师多少宝贵的钻研教材的时间啊!
2、给老师真实。为了课题研究或迎接调研、评估、验收等活动,全校老师加班加点赶做的材料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呢?事先预演好的教师座谈学生座谈,又能反映出什么呢?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参考价值。不要搞形式主义。课题研究由教研员主搞,一线教师选择有潜力的参与,不要全员参与。让大多数老师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调研、评估、验收等活动应该搞突击检查,而不是预先通知,给老师们准备补做假材料的时间。
3、给老师理解与宽容。老师的责任重大,可是他们也是人,也会力不从心,也会疏忽马虎,也会犯错误。请给犯错的老师理解与宽容。
虽然彷徨怀疑,虽然痛心失望,对教育,大多数老师还是有着执著的期望,满心的牵挂。他们心里都有自己的理想教育,他们相信总有一天,理想能成为现实,蓝天能不再阴霾。那时,他们可以在鲜花绿草丛中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以最纯净的心灵贴近自然,感悟教育的快乐,感悟生活的美好。那样的教育,必将是最成功的教育。但愿,那一天能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