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桥小学“养根”乡村学校少年宫2018—2019学年工作总结
本年度,”养根”乡村学校少年宫继续坚持为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让更多的农村未成年人共享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和成果,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促进农村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少年宫活动充分利用好漕桥小学现有的活动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做好协调工作;积极引进设施设备和各种先进的理念,并做好设施设备的后续管理和维护工作;坚持公益性和普及型的原则,鼓励全体学生自愿参加少年宫的各类活动。现在所有活动场所、器材全面向学员开放,实现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长效运作。真正做到办好农村孩子身边的少年宫,让农村孩子能够充分享受到少年宫活动的乐趣 。
一、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建设让家长放心的乡村少年宫。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机构建设;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积极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坚持“挖掘学校潜力,树立学校特色”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少年宫工作的长效机制。制订明确、科学、务实的少年宫中长期建设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调整完善。
3、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辅导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聘请知名专家、专业特长突出的教师、当地的民间艺人、退休教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人物等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充实少年宫的师资力量;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聘请了围棋、国际象棋、足球教练员成为少年宫的义务指导老师,签订了协议书,颁发了聘书。
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设让社会满意的乡村学校少年宫。
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进一步建设完善开展少年宫活动必需的基础设施。积极筹措资金,重点加强现代化教育设施建设,改建修缮活动场地,同时管好用好设施器材。
三、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让学生向往的乡村学校少年宫。
1、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开展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本着这一原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和其它校本资源,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及其它具有教育意义的宣传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参观调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全面开放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精心设计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书海中畅游。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书香环境里感受国学经典的熏陶。
2、建设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乡村学校少年宫是农村未成年人艺术、体育活动开展的集中场所。向农村未成年人普及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勤动手、善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继续开展田径等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使每一个孩子至少掌握两种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开展绘画、手工制作、乐器舞蹈等艺术才能培训展示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提高广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3、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习地。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举行青少年科技活动、培养实践能力的基地。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室,开展计算机操作、电脑绘画、上网浏览等课外拓展延伸和电子制作培训活动;利用科技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开展实验操作、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后,每周六、日上午,寒暑假。
五、活动内容
少年宫活动内容坚持做到具有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适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尤其要结合农村青少年的实际,并为他们所喜爱。
1.道德实践活动。围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这一主题,结合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古今中外名人故事、新时期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开展对未成年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重点是大力推进、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让未成年人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学会感恩;进一步深化以“感恩祖国培养我、感恩父母养育我、感恩老师教育我、感恩同学帮助我、感恩自然赐予我”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从小养成文明、礼貌、友爱、善良的人格品质。
2.“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通过载体活动、诵读课等形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升学校、学生家庭文化品位,增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诵读内容除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外,学校和教师要在不同学段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各年级每周要安排1节课作为国学经典诵读课,每班要利用晨会时间每天安排5分钟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要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每天坚持自读国学经典3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课间背诵,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经典诵读课指导研讨活动,形成高效的课堂诵读模式,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及时对国学经典诵读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积累过程性资料,同时面向家长加强宣传,搞好亲子共读,学生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10分钟;形成校内外合力,使经典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把经典诵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创造性地开展一些诵读表演、诵读比赛等活动,在注重效果的同时,更要注重活动过程,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示自我的舞台,以促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
3.科技实践活动。通过科普知识传授、科技制作、科学实验、技能培训等活动,培养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求实协作的科学态度,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基础。
4.文化艺术活动。通过文学欣赏、写作指导、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活动,培养儿童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艺术素养。重点做好合唱队、书画等小组活动。
5.体育活动。通过组织和开发参加田径、足球、篮球和“三棋”等体育活动项目,培养孩子勇敢坚强的意志、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健康的体魄。重点做好趣味田径、健美操、游泳、象围棋等俱乐部的活动,使每一个孩子至少掌握两种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技能。
6.游艺娱乐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身心快乐的游戏活动,因地制宜地建立多种游艺设施,让孩子在自己的团体中愉快地玩乐,丰富他们的假日文化生活。如各类亲子活动以及配合少先队、团队的重大教育活动和日常工作等。
7.生活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实践锻炼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和生活劳动技能培训,培养自立、自强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交往、合作和服务的社会能力。
七、活动成效(少年宫大事记)
一年来,学校少年宫活动精彩纷呈,学员、辅导员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成绩斐然。
2018年4月,在武进区“潘家小学杯”中小学生 “三棋”比赛中,获得象棋团体第8届围棋团体第8名,国际象棋团体第4名。5月,在常州市数棋竞赛中,我校荣获团体赛三等奖,综合团体二等奖,杨霞老师也被评为市优秀辅导员。2018年6月在2018年区中小学舞蹈器乐比赛中,我校的舞蹈《那时花开》获得二等奖,器乐《唱支山歌给党听》获得二等奖;在区艺术节书法比赛中覃江意获二等奖,周诗涵获三等奖,在区绘画比赛中,黄易舟获二等奖,区摄影比赛中岳子轩获三等奖,黄易舟获三等奖。在2018年常州市青少年建筑模型竞赛中,3D纸模型获团体三等奖,3D木模型获团体一等奖。
10月,我校运动员参加了武进区中小学运动会,区运动会小学甲组团体第9名的好成绩。2018年10月,武进区科技创新大赛中,赵艳、吴倩老师辅导的吸管结构获得团体一等奖;龙卷风获得团体二等奖;魔方得团体三等奖、现场即兴题获得团体三等奖。2018年10月,武进区课堂器乐比赛中,张红霞,杨小泽,张清辅导的《森林狂想》荣获团体二等奖。在2018年9月江苏省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王晓玲老师指导的学生分获特等奖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
2019年4月,漕桥小学荣获武进区中小学生“三棋比赛”国际象棋团体第四名、围棋团体第七名、象棋团体第八名。(李映晗国际象棋小学甲组女子第六名;郑瑞杰国际象棋小学甲组男子第八名。)2019年5月,漕桥小学参加了武进区中小学生武术比赛(张书宇获得2019年武进区中小学生武术比赛“阳湖拳”第五名)、常州市中小学生武术比赛。2019年6月,漕桥小学在武进区小学生足球比赛暨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小学男子乙组团体第八名。
另外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市“生命之水”系列比赛、武进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6月份组织学生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生书法比赛。 2019年4月,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漕小何梦婷、覃江意获得“青春向党”双百强榜。2019年5月,漕桥小学合唱《时间都去哪儿了》、《梦想》,获得常州市合唱比赛团体优秀奖、武进区小学生合唱比赛团体一等奖。
一年来,成果是令人欣喜的,衷心希望学员们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新的学年中更上一层楼。
“养根”乡村学校少年宫
201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