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武进区漕桥小学 金云霞 情景再现 开学初的一天,我们班小文在数学练习课结束时,拿着试卷冲上讲台,拿着练习卷朝老师大声吼叫,还甩试卷,推桌子,行为非常过激。数学老师顿时蒙圈了,问他为什么,他就是不说原因,连声说自己是脑残,是学渣。当我赶到现场时,小文定定地站在自己的位置旁边,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什么。数学老师向我做了个鬼脸,示意我赶快做小文的思想工作,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突然提高嗓门说:“我是脑残,我是学渣。”我问:“怎么啦?”他不说话。同学们好像也被小文刚才的过激行为吓坏了,个个屏息凝视。我觉得事情可能有点儿严重,赶紧硬拉着小文走出教室,因为这里的空气太凝重了。 我拉着小文走到四楼没人的地方,轻轻问道:“数学老师狠狠地批评你啦?” 他摇摇头。 “你不会做试卷?” 他还是摇摇头,依然不说话。 “你平时表现都很好,今天怎么突然发脾气呀,是不是怕考不好?同学们笑话你?” 他不做声,也不摇头,算是默认了。 情景分析 自尊是个体对一般自我和特定自我积极和消极的评价,也是个体对自我行为的价值被他人与社会承认和认可的一种主观需要,是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这种需要与追求,如果得到满足,就会使人产生自信心,觉得自己有价值,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无能感。相对于获得健全的头脑,丰富的学识及幸福的生活来说,自尊更为重要。但是人如果过分自尊的话,就会给心理带来不必要的负担。青少年正处于过分关注自身形象的关键时期,他们很在乎自己在同学、老师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 一旦这种完美的形象被破坏,他们就难免会产生悲伤的情绪,同时会对使自己丢面子的事情和人深恶痛绝。此外,过分自尊心理的产生还和许多青少年敏感多疑的性格有关,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扩大事情的消极影响,甚至想象出根本不会发生的恶果,进而对他人的批评、指责和惩罚产生过激行为。 碰到这么“要面子”的男生我还是第一次。很显然,小文的性格有些敏感和脆弱。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学生,不管班主任怎么点名批评他们,他们总是满不在乎,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对于这类学生,即使是狂风暴雨式的批评也很难在他们的内心留下点痕迹,他们的心理素质无疑是“太好”了,这样的学生会慢慢地变成老师眼中的屡教不改分子、“老油条”。这是一个极端。很显然,小文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管是哪一个极端,无疑都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对小文进行开导,让他认识到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而老师给予犯错误的学生一定的惩罚是正常的事情,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措施 我想让小王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于是便微笑着对小文说:“小文,老师相信你今天在数学课上的行为不是故意的。你冲老师吼,甩试卷,推桌子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但是你不说,老师怎么会知道你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换成是我看到你的这个行为我肯定不会立刻批评你,因为我了解你,知道你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但是开学不久,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了解你。数学老师看见你这样的表现,没有了解你内心的真实情况,就批评你,虽然显得有些鲁莽,但是我们也不能怪他,你想一想, 事实上,你的行为过于偏激。作为一个男子汉,即使老师批评错了,我们也要承受得起。你觉得卷子没有做完就要交,肯定会影响成绩,所以感觉很丢面子,说明你的自尊心很强,这是好事啊。但是我们不能太看重这件事情,因为老师批评学生并不是想让学生难堪,而是希望学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取得进步。希望你下次能加快速度做。你要往后看不要老想着过去的这件事情,老师一直认为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你的同学、家长和其他的老师也都这么认为。 采用这种说话策略,班主任是在尽最大努力给小文做解释和开导工作,这样才能真正的救治小文的疾病,从而让小文正确地评价这件事情,并且正确地评价自己,逐步克服敏感脆弱和好面子的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