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桥小学气排球队成长启示 ——2020年度工会特色工作交流
(2019年11月18日、19日,经过协作片选拔赛2天的激烈角逐,潘家小学教育集团旗下的漕桥小学代表队进入南片8强,拿到了2019年武进区教育系统第二届气排球比赛区级总决赛的入场券。 11月28日上午8点半,从武进区4个协作片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32支气排球队伍,在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星辰实验学校、湖塘实验中学、常州大学附属小学、鸣凰中心小学等六所学校的八个赛场分组展开了晋级区16强大赛。每一场比赛都是高水平的较量,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漕小队球员信心百倍,不惧强手,他们进攻勇猛,防守积极,调度有序。比赛双方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势均力敌。场上比分胶着,交替上升,双方队员每球必争,扣杀现场惊心动魄,赢一只球都是那么艰辛。拉拉队员们的嗓子喊哑了,还在拼命鼓劲;场边的观众手掌拍红了,依然不停。一天的拼搏,漕小队以小组第一的出色战绩进入武进区16强。 28日下午3点半,晋级区8强的战斗打响了。漕小队球员不负众望,顽强拼搏,再次战胜对手,跨进了8强的大门。29日,8强排名赛拉开了帷幕,开启了武进区教育系统气排球一流劲旅之间的巅峰对决。漕小队球员全力以赴,一分一分地争,一场一场地拼,与对手斗智斗勇斗技术,比耐力,比耐心,比团队协作能力,比气度胸怀球风,全天的比赛始终在白热化中进行。) 在武进区教育系统第二届气排球比赛区级总决赛中,漕小队夺得季军,获特等奖!漕小队员在赛场上表现出色,不仅赛出了水平,赛出了友谊,赛出了境界,更展示了潘小教育集团的老师们永不放弃、敢于拼搏、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 漕桥小学,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学,规模小,不足60人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人均年龄超过了45岁,何以拥有这样一支气排球实力强队的?我们在总结反思过程中,觉得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 领导重视,积极参与。 潘家小学教育集团校长胥志东,对气排球活动的开展提出的要求是全员参与,常态训练,认真组队,积极参赛。很快,划定了三个气排球场地,老师们有了训练的地方。胥校长说:即使比赛不得奖,我们的老师每天能到球场活动,身体得到了锻炼,体质一定会不断增强,工作的劲头肯定更足了。 在气排球的常态化训练中,体育专业毕业的胥校长自然成了大家的教练员和陪练员。每次训练,每次工会小组的比赛,胥校长都会妥善安排好工作,带头参加。看到校长都这么积极,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也高了。 二、活动亲民,循序渐进 记得当初许多老师都是零基础,不会发球,不会垫球,不会接球,到了球场上手足无措,看到对方的球过来的时候手忙脚乱。针对现状,我们就从最基础的比赛开始。 第一轮是:漕桥小学校级小组垫球比赛,发球比赛,接球比赛。 第二轮是:漕桥小学校级小组对抗赛。 第三轮是:集团联赛。与潘家小学联合开展比赛,以集团各年级组队,开展对抗比赛。 第四轮是:集团两校分别组织校队,开展对抗赛。此时,校队主力队员和候补队员一直保持开放姿态,谁有实力,谁就进校队,或者进入校队替补群。 三、主动交流,提高球技 在一轮一轮的比赛中,校队成员逐步稳定下来了,为了让校队球艺能不断提升,我们与周边兄弟学校联系,商量,开展校际友谊比赛。漕桥初中队、运村实验学校队、南宅实验学校队……都为漕小队的成长提供过帮助。 看到一天天成长起来的校队,胥校长总是给予大家充分肯定,不断激励大家自觉训练。同时,为了让校队真正具有实战水平,必须要跟有实力的球队学习。于是,胥校长与兄弟学校领导联系,开展提升训练。遥观中学队、鸣凰中心小学队等武进区内的气排球实力强队曾经给予漕小队真心指导和帮助,促进了漕小队的快速成长。 四、常态训练,增强体质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除了疫情影响,不能集中训练,我们的球队已经习惯于常态化训练了。而且,现在有许多老师家属,以及到漕桥小学开放操球锻炼的社会上的气排球运动爱好者,也参与到了这一活动中。我们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我们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在于在比赛,更多的在于锻炼,在于增强体质。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第一个推广这项活动的王主席。同时也向所有关心帮助过漕小气排球队成长的领导和学校表示衷心的感谢。 漕桥小学气排球队的成长,证明了气排球运动“老少皆宜”的特性,再次验证了“熟能生巧”的哲理,以上总结反思,希望能给兄弟学校开展气排球运动提供一点启示。感谢给位聆听,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