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桥小学开展新学期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新冠肺炎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有效预防新冠病毒在校内的传播和扩散,最大程度保护师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及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相关要求,2021年8月 23 日上午,漕桥小学举行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赵敏杰副校长全权负责、指挥、调度、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演练的准备和演练工作。会上,赵敏杰副校长首先传达了上级关于开学防疫的精神,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接着,他根据方案进一步明晰责任分工,并布置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的各项具体安排。
模拟场景1——晨检,发现
校门是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校门口进出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学生进校门晨检演练,值班领导、教师和保安在门口组织学生戴好口罩,间隔一米站队从电子测温门通道测量体温后进入学校。发现体温测量大于等于37.3℃的,将其引导至临时隔离点。由疫情防疫组负责水银温度计再次复测。
模拟场景2——复测、排查
对体温大于等于37.3℃的师生用额温枪复测,仍然超标,使用水银温度计(口腔)进行最终判断。复测体温仍大于等于37.3℃,疫情防疫组登记学生信息,再次排查其流行病学暴露史。
模拟场景3——隔离、上报
学生进教室前,班主任老师进行二次晨检,并填写晨午检记录表。发现体温异常学生,立即告知保健教师带领学生去隔离室复测。保健教师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等,引导发热学生到临时隔离室,使用水银温度计复测2次体温(口腔),间隔不少于10分钟。发现复测体温仍大于等于37.3℃,疫情防疫组登记学生信息,再次排查其流行病学暴露史,第一时间报分管校长,分管校长根据情况报校长。校长接到报告后按规定上报教育局相关负责人。
模拟场景4——护送、就诊
学校班主任通知学生家长第一时间送医就诊,或学校专人专车送医,学校联系定点医院,为学生开通就诊绿色通道。
模拟场景5——消毒、管控
消毒人员赶赴班级现场,对发热学生活动场所进行消毒通风,对所在班级开展个人防护健康教育。对发热学生所在班级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对班级学生再次测量体温,摸排流行病学史,无异常则解除隔离观察。
模拟场景5——跟进、反馈
班主任督促诊疗进程,了解核酸检测结果,明确医院诊断。校医完善因病缺课信息,结果逐级上报校领导及教育局相关负责人。
最后,赵校长针对本次演练中存在的细节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学校及时将方案进行细化与完善。希望我们以本次防控演练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校内防疫的各项工作流程,提升学校应对疫情的实战操作能力,不断完善相关防控制度与应急方案,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展开和师生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漕桥小学供稿 撰稿:王晓玲 摄影:朱叶平 审核:曹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