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概况

    2012年3月,漕桥小学积极响应区文明办和教育局的号召,在“让更多的孩子更好地发展”办学理念引领下,依托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力、物力和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自 [了解详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少年宫>>特色栏目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养根乡村学校少年宫红色经典诵读活动
发布时间:2012-08-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金云霞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养根”乡村学校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武进区漕桥小学  金云霞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新教育实验过程中,我校深入学习新教育的丰富内容,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读书活动,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也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机制。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活动精神,扎实地开展“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我校决定成立 “‘建设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和师生读书活动的组织。

1.学校“建设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长:卞哓忠

副组长:王雪峰 钱如猛 陈亚杰 徐华新

  员:各教研组长、全体语文备课组长

2.师生读书活动的组织:

1)各教研组教师读书小组(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

2)班级学生读书小组(语老师承担读书指导责任,班主任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班级读书负责人)。

二、营造浓郁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1、广泛宣传,大力倡导“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的全校性读书活动。校园外的围墙上有大型横幅标语“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大厅显示屏上交替显示着校园读书口号;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着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各班黑板报开辟了“读书专栏”,从学校层面到班级层面再到家庭层面,处处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再到家长,人人积极投入到了声势浩大的读书活动之中。

2、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王林玲老师)。设定每天午间1130----1310为图书馆开放时间,每天安排一个年级,每个班级选好两名图书管理员协助老师做好图书借阅管理工作,保证校园内有安静、温馨的读书环境。

3、各班利用班队活动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让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开展以“建设书香班级”为主题的班会课。

4、各班成立“快乐读书吧”,做到“三有”,即有专人管理,负责借还登记;有读书互助小组,同伴共读;有足够数量的图书(倡导师生向班级捐书,书后附上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进一步充实班级图书角;与其他班级交换图书,把班级“快乐读书吧”变成图书交换站和交流站,变成流动的图书角)。

5、各班成立一个“荐书志愿团”。设立团长、副团长、荐书导读员,定期定时(每周一次)在同一年级内流动开展“好书推荐”“好书换着看”活动。

6、做好教室的环境布置。(1)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书签,可把书签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把书签设计成各种书的形状,在书签上写上勤奋读书的格言和名句。被评上的“特色书签”,老师贴上一个鲜艳的五角星以示鼓励。学生每看完一本书,就在自己的书签上写上书名,张贴在班级的“精美书签展览”上。期末比一比,谁读的书最多。(2)、征集“凡人名言”:在学生当中根据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感受征集关于读书的名言,例如:“我们是花园里的小树,贪婪地吮吸着好书带来的温暖阳光,茁壮成长。”、“好书读来让人余香满口,回味长久。”……把这些虽然稚嫩却也不失优美的名言张贴在教室里,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进一步营造了班级书香氛围。

三、明确目标要求,教给阅读方法。

1、我们分年段明确目标要求。

低年级段:

1)阅读浅显童话、寓言、故事;

2)诵读儿歌、童谣、浅显古诗;

3)学会做一些填充式阅读笔记;

4)积累一定的成语、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年级段:

1)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

2)阅读浅显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著;

3)诵读优秀诗文,背诵50篇(段);

4)会做摘录笔记,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高年级段:

1)开始阅读名著和科技文章;

2)学会写阅读笔记,一年内不少于1万字;

3)背诵优秀诗文70篇(段);

4)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教给阅读方法。

学校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却收效不大的现状,组织老师讨论整理了一份《漕桥小学阅读方法指导意见》给老师、学生、家长参考。学校还要求语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循序渐进地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比如“三读法”“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边读边思考的方法”等等。

四、开展多彩活动,丰富阅读形式。

1、读与听说相结合:这里的“听说”不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训练,而是指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讲给同学或听同学介绍他的阅读收获。开展读书系列活动,每月一次。

2、读与议讲相结合:“议”指针对阅读的内容开展讨论,可以是专题讨论,可以是自由议论。自由议论就是每天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评书、议论书,可以是书的内容,也可以是书的写法。“讲”是指举办演讲活动、讲故事活动。每学期一次。

3、读与诵相结合:“诵”可以是朗诵,也可以是背诵。学生选择合适的诗歌、寓言、经典的美文或所读书中的一些佳句、段落,每天在课堂上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或者有表情朗读,或者背诵,来体验规范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良好语言积累。还可以结合语文教材诵读一些精美片段、古今贤文、名言警句和成语。全校每班选两名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每天组织班级学生晨诵、午读。

4、读与写相结合:每班专门设立了一块读书园地的墙报,让学生通过书面语言表现自己的读书情况。分这样几个栏目:(1)、荐书评书:介绍自己认为好的书报(文章),评点书籍;(2)、读书快讯:读书信息,读书方法交流;(3)、读书心得:刊出学生的读书笔记、读后感;(4)、作家(作品)简介,介绍语文书中相关作家(作品)。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激励引导学生更好读书。此外还要把阅读与日记、随笔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的写作,更有利于学生保持长久的阅读热情。发现优秀作文就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各班编印班级优秀作文集,帮助学生编印个人作品集。本学年,我校有300多篇学生习作发表在武进教育信息网上,多篇学生习作刊登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班级编印的优秀作文集有10多册,个人作品集也有10多本。孩子们阅读与写作兴趣十分浓厚。

5、读与编相结合:这里的“编”指两方面:(1)编手抄报,编自办报,学生至少每学期出一张手抄报、自办报,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2)由学生定期在黑板报上刊出他们编制的语文阅读知识小竞赛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每两月进行一次语文知识接力赛。

6、读与画相结合:即将读书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学古诗,画古诗;听看故事画故事内容等。低年级开展“我与同学(老师或家长)共读书”的主题绘画比赛。

7、读与演相结合:在阅读后,用编排小品、课本剧的方法将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介绍给大家,这种阅读实践既形象,又使读书的氛围轰轰烈烈。尤其是一些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的阅读,用这种形式,能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浓厚。

8、读与做相结合:这种形式主要应用在读科技劳艺一类的书的交流实践上,但也包含其他类型的书的交流。因为生活的外延就该是阅读的外延。如阅读了科普读物后照样做做小实验,阅读了一些孝敬长辈的书后,帮助大人做一些事等。

9、读与想象相结合。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或学生将书中某部分的内容讲出来,引导大家想象接下去会怎样,先设想几个结果,再阅读看看书中的结果,意在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

10、读与研相结合。我们要求老师每学年至少开一节多形式的讨论交流课(如:好书介绍课,好书读中交流指导课,好书读后交流)。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体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倡导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突破传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

五、指导“亲子共读”,培育“书香家庭”。

家长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支持者。家长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认为课外阅读就是看闲书。家长还要以身作则,不沉迷于麻将、扑克、网络游戏等活动,应该主动带领孩子一起读课外书籍,并给孩子讲解,培养孩子读课外书的兴趣。为此,我们首先发了一份《“亲子共读”倡议书》,在家长和孩子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举办了专题讲座,邀请有经验的老师主讲《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开展课外阅读》。同时,我们还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1、要求学生主动邀请家长共读完整的一本书,谈谈各自的感想。

2、向家长介绍积极健康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同时推荐订阅优秀的儿童报纸、刊物,如《小学生作文报》、《儿童时代》、《少年文艺》、《小溪流》等;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一些经典书籍。没有条件的家庭,由老师负责每两周借青少版的中外名著一本。

3、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以文章形式完成一份亲子共读的感想和体会,内容既可以有父母的感想,也可以有孩子的感想和体会。

4、期末参加学校组织的“书香家庭”评比活动。

六、寻求多方支持,拓宽读写渠道。

本学期我校还成立了《常州晚报》小记者站,定时定点对小记者进行培训,组织采访,撰写稿件,发表文章。

因为经典诵读,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了读书的兴趣,享受了读书的乐趣,展示了读写说的才华。

因为经典诵读,全校老师也在乐此不疲地读着、写着……老师们期盼着让读书成就精彩人生,让书香成就美丽校园。

因为经典诵读,许多家长也加入了读书行列,大家争读经典的书,争做有根的人。

201272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振兴东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