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旦名师工作室在漕桥小学开展活动
发布时间:2023-06-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梁凤凤

王素旦名师工作室在漕桥小学开展活动

初夏时节,万物生长。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搭建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增强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2023年6月8日,武进区小学数学王素旦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在武进区漕桥小学阶梯教室参加工作室第二十三次活动。工作室成员及漕桥小学所有数学老师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由梁凤凤老师执教《圆的整理与复习》、姚丹静老师执教《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和练习》、陶雨婷老师执教《认识厘米》。三位老师的课堂定位精准,课堂设计各有千秋,课堂生成精彩,都能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师生互动精彩。

梁凤凤老师关注学生的“自主提升”,从课前的自主梳理,到课上师生补充,一步步将知识理清后追加丰富的层次性练习加以提升。课中利用闯关游戏,设计进阶练习,激发学生探究欲;姚丹静老师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构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平面图形的知识网络;组织学生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寻找不同类别图形的异同之处,进而提炼出分类标准,动手做的游戏“超级变变变”,让学生在运用纸片和剪刀,动手剪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之间的联系。陶雨婷老师以学生喜欢的卡通“黑猫警长”和警长刺激的破案为先导,成功抓住学生的心。青蛙运动会”的情境为主线,把度量整厘米的长度、度量大约几厘米和画几厘米的线段的教学串联起来,

“教而又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随后,工作室小伙伴对三节课做了全面点评,肯定了位教师设计新颖、探究活动趣味性强、探究味足;梁凤凤老师和姚丹静老师两位老师的复习课都是一次新尝试,新挑战,但两位老师都能组织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构建,在梳理中让知识升华,从而掌握更扎实。学生也能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中内化形成新知。

小伙伴刘丽娜老师给大家作《从量感角度解读新课标》专题讲座,刘老师从量感的内涵、由来以及实施路径三方面作了精彩的分享。在量感的培养上,刘老师提出让学生经历量感形成“完整过程”,为学生的“具身学习”提供丰富活动,让学生拥有量感学习的“整体视角”。刘老师还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提出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等方式,逐步唤醒对“量”的属性、大小,以及单位、工具使用的真实体验,形成并不断提升量感,发展核心素养。

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本次教研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工作室成员会继续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以研促教,以教促改,在教研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前行!

(漕桥小学供稿  撰稿:梁凤凤  摄影:梁凤凤  审核:张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