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欺凌相关岗位教职工职责
(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学生欺凌事件,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岗位教职工职责方案。
一、学校领导层
(一)校长的职责
总体规划:制定学校预防学生欺凌的总体规划与策略;
政策制定:负责制定和审查学生欺凌相关政策与制度;
资源调配:确保学校资源用于预防和应对学生欺凌的投入;
监督指导:监督并指导各部门执行学生欺凌预防和应对工作。
(二)副校长的职责
分工负责:负责监督特定领域的学生欺凌预防和应对工作;
指导教职工:组织培训,提升教职工在学生欺凌预防和应对方面的专业能力;
协助校长工作:协助校长处理学生欺凌事件及相关事务。
三、各部门的职责
(一)教导主任的职责
教育宣传:组织师生开展反欺凌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课程设置:负责在课程中融入反欺凌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总务处和德育办的职责
学生管理:负责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欺凌事件;
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预防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
纪律处分:对涉及学生欺凌的学生进行纪律处分和教育引导。
(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职责
1.班主任的职责
日常观察:密切关注班级内学生的行为动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欺凌行为;
信息反馈:及时向学校报告学生欺凌事件,并协助处理;
家校沟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2.任课教师的职责
教学管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反欺凌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观察引导:在课堂内外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四)校园安保人员职责
1.安保人员的职责
安全巡查: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欺凌行为;
维护秩序:维护校园秩序,确保学生安全;
协助处理:协助学校处理学生欺凌事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五)心理健康教师职责
1.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
专业咨询: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服务;
教育宣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预防干预:通过专业手段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恶化。
(六)家长委员会成员职责
1.家长委员会成员的职责
家校沟通: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与协作,共同预防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
家庭教育:在家庭中开展反欺凌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
支持配合: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的学生欺凌预防和应对工作。
(七)班级组织(班级干部)的职责
班干部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向老师反映班级内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协助调解同学间的纠纷,防止矛盾升级为欺凌事件。同时,班干部应积极组织班级内的反欺凌教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反欺凌意识和能力。
四、监督与反馈机制
(一)定期对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二)学校应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在预防和应对学生欺凌工作中的表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三)对于发现和处理的每一宗学生欺凌事件,学校都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不断完善预防和应对措施。
以上即为学生欺凌相关岗位教职工职责的主要内容,通过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学校在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理和预防工作中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五、培训与教育
(一)定期培训
开展针对全体教职工的防欺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识别欺凌行为、应对策略、心理辅导等内容对班主任、安保人员等关键岗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处理学生欺凌事件的能力。
(二)反欺凌教育
将反欺凌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通过课堂、讲座、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宣传,定期开展反欺凌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六、应急处理
(一)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学生欺凌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应对措施,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及时处理与上报
发现学生欺凌事件后,相关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事态发展,并保护好现场和涉事学生,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并协助进行调查和处理工作。对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七、心理辅导与支持
(一)心理辅导室设置
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对涉及学生欺凌事件的学生应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跟踪支持。
(二)家校合作与沟通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应与家长共同制定干预和辅导方案,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帮助。
八、监督与考核
(一)监督机制
学校应建立学生欺凌预防和应对工作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二)考核与奖惩
将学生欺凌预防和应对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体系,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预防和应对学生欺凌工作中失职渎职的人员,应依法依规进行问责和处罚。
九、沟通与宣传
(一)沟通协作
加强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畅通,形成工作合力,与社区、公安机关等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学生欺凌预防和应对工作。
(二)宣传推广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学生欺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师生的认识和意识。定期组织反欺凌宣传活动,如主题日、知识竞赛等,增强师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十、持续改进与完善
(一)经验总结与交流
对学生欺凌预防和应对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教训,对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
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断更新学生欺凌预防和应对的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