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欺凌事件报告、处理及干预流程
(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引言
学生欺凌事件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学生欺凌事件,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流程。
一、事件报告
(一)事件发现
1.老师或学生发现可能的欺凌事件,应立即进行初步了解与核实;
2.如有必要,可进行初步的安抚和劝解,并保护被欺凌学生的隐私。
(二)报告流程
1.初步报告:发现人应立即向学校安保部门或相关负责人进行口头报告;
2.详细报告:安保部门或负责人应在了解基本情况后,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涉及人员、地点和时间等信息,并立即上报至学校领导;
3.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事件处理
(一)成立调查组
1.学校应立即成立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安保人员等组成的调查组,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2.调查组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事件的全面、客观、公正调查。
(二)调查取证
1.调查组应通过询问当事人、目击者、查阅相关记录等方式,收集证据,查明事实真相;
2.调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被欺凌学生的隐私和合法权益。
(三)处理决定
1.根据调查结果,学校应依法依规对涉事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等。
2.对于情节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应立即报警并协助警方调查处理。
(四)通知家长
1.学校应及时与涉事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告知事件处理情况和结果;
2.对于被欺凌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必要时通知其家长接送或陪读。
三、干预措施
(一)加强教育宣传
1.学校应开展预防欺凌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2.通过班级会议、校会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预防学生欺凌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二)建立防护机制
1.学校应建立学生防护机制,如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老师等,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2.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增设监控设备,保障校园安全。
(三)家校合作
1.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
2.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与学校共同预防和处理学生欺凌事件。
四、后期跟踪与反馈
(一)跟踪观察
1.对于涉事学生:学校应进行跟踪观察和辅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行为;
2.对于被欺凌的学生:学校应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和帮助,确保其身心健康。
(二)反馈与总结
1.学校应对每次学生欺凌事件进行总结和反馈:分析事件原因和教训
2.通过反馈与总结:不断完善预防和处理学生欺凌的流程和措施
五、附则
本流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领导负责解释和补充。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流程执行工作,确保学生欺凌事件的及时报告、处理和干预。同时,学校将定期对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流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