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乡野,遇见耕读”——漕桥小学开展耕读基地劳动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黄晓芬

为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全过程,感受“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内涵,11月26日,漕桥小学组织全体六年级师生共赴太湖湾耕读大学堂,开展了以“初冬乡野,遇见耕读”为主题的农耕劳动实践活动。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来到农耕基地,只见满眼金黄,瓜果香、豆角黄、稻穗垂,一派丰收的景象。同学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跑向田间地头,在老师的指导下,热火朝天地忙开了:这一边,同学们谨记要领,挥舞镰刀,收割着丰收的快乐;那一边,小伙伴三五成群,团结合作,用力摔打着稻穗;一群小姑娘呢,她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地筛选着谷粒。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虽然闪着晶亮的汗珠,但同时绽放着最美的笑容,因为他们不仅收获了沉甸甸的粮食,更收获了劳动带来的快乐。

一番忙碌之后,农耕基地的老师又带着同学们捡起地上的稻草,示范怎么用它们编草绳。原来,稻草柔韧耐用,是编织的理想材料,通过丰富多样的编、结、辫、扣、扎、绞、缠、网、串、盘等技法,能编制成各种实用品和装饰品。孩子们看到原本被废弃的稻草,在老师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了结实的绳子,佩服之余,一个个跃跃欲试。不一会,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根根稻草就变身为一条条长绳。大家欣喜地用自己做的长绳,跳起了长绳,丰收的田野,此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杨建东校长作为六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一边带着孩子们捡起了田间零星掉落的稻穗,一边不失时机地跟孩子们谈起了粮食的宝贵和劳动的意义,孩子们专心聆听,若有所思。

虽然已时值初冬,但相信这一场迟到的浪漫,一定能成为孩子们美满的回忆。孩子们的收获和喜悦不止这一天,在美好的日子里,不断畅想、探索、成长。

(撰稿:黄晓芬  摄影:尤琪  审核:周丽敏

2.jpg

3.jpg

4.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