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小开展区小学数学名教师工作室活动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云梯。为扎实推进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深入落实“童化学习”教学研究,助力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2025年4月24日下午,武进区小学数学张文名教师工作室首次活动暨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行动在漕桥小学顺利举行。在工作室领衔人张文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由工作室成员梁凤凤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面积总复习》和顾可沁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两位教师均能深入研读课标,匠心设计教案,精巧设置任务,优择教法学法,全力打磨高效课堂。她们或沉稳大气,或灵动洒脱,或循循善诱,或别出心裁,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梁凤凤老师以探秘情境贯穿始终,设计巧妙。通过回顾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梳理平面图形面积关联,凸显转化思想;借助关键线段探究,深化对面积本质的理解;结合组合图形与拓展练习,提升应用能力。课堂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小组合作与动态生成自然,知识网络构建清晰,既夯实基础又培养思维,有效达成复习目标。顾可沁老师创设购买高铁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身份证号码,通过观察、比较、向AI提问,深入研究身份证号码表达的信息;接着,通过自主设计学生编号,让学生根据需求在分析比较中优化数字编码的规则,感悟数字编码的应用;最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整节课,基于学生的经验,在师生、生生互动的真实场景下,学生主动而深入地展开探究。
接着,工作室小伙伴对两节课进行了在思维碰撞中折射“光的维度”的评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领衔人张文副书记对工作室的成立表示由衷的喜悦,并对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自我介绍,交流了各自的工作经历和擅长的领域。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领衔人张文随即对工作室任务进行了细化分工。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发挥每位成员的优势,也为后续的教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领衔人张文副书记以《小学数学“童化学习”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为主题,从内涵、价值、路径及具体实施四个维度,基于儿童立场,以数学故事我来讲、画数学、写数学及演数学的基本范式,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点燃学习热情,并鼓励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勇于实践和探索。
携一缕阳光,带一丝芳香,共见一路繁花绽放!本次工作室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以生为本,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同时也开启了教师们思维碰撞、智慧共享的教学研究之旅,无论是执教老师还是听课老师,都在交流中拓展了思路,在研讨中汲取了经验,在反思中获得了成长。教学之路,道阻且长,愿我们在童化学习的探索中,既能成为引燃学生的“火种”,也能做彼此的“反光镜”,让教育之光在城乡课堂间流动、折射、汇集成璀璨星河。
(漕桥小学供稿 撰稿:梁凤凤 摄影:尤琪 审核:周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