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指南 学习培训 工会动态 师能建设 成果展示 教工之家 民主管理 师德建设 教代会 组织建设 网站首页
  工会动态 more>>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漕桥小学举办了退休教师… 01-08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二十一… 12-30
漕桥小学退休教师欢聚一… 10-10
漕桥小学举行了第40个教… 09-10
《认识小数》杨霞教学设… 06-18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22
  工作指南 more>>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漕桥小学2025年春退休教… 01-02
2024.12漕小教工运动会… 12-30
关于做好2025年教职工“… 12-24
漕桥小学“情暖冬日,爱… 12-20
关于举行第二十一届教工… 12-15
  最近更新
漕桥小学第二期师德讲堂… 04-14
漕桥小学举行老教师光荣… 04-14
漕小成功举办“当四有好… 03-31
漕小开展了庆“三八”手… 03-06
关于举行2025年常州市“… 02-17
168工作手册 01-24
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工会专题>>教工之家>>生活帮>>正文内容
音乐欣赏2
发布时间:2018-01-17   点击次数:   作者:陆君   来源:原创

二、创设与营造宽松愉快的民族民间音乐活动环境氛围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营造与音乐相适应的环境氛围,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与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相适宜的环境、营造宽松愉快的音乐氛围,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是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营造与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和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氛围,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欣赏民间音乐《春节序曲》前,为了帮助幼儿感受乐曲所表达的过年喜庆气氛和美好情景,体验中华民俗文化,教师在活动室上方垂吊了民间过年常用饰品,如红灯笼、彩带、中国结等,窗户上贴了民间剪纸窗花,活动室四周放了大头娃娃等,营造出一种春节来临的欢快喜庆气氛,让幼儿一进入活动室就有一种过新年喜气洋洋的欢乐情绪,在感受和欣赏“春节序曲”时就显得特别亲切。 

        ()创设与民族民间音乐想象、表达相适应的活动环境。民族民间音乐欣赏中还要重视创设活动环境,如师幼问答活动、同伴互述活动、图谱绘画活动、肢体表演活动、打击乐操作活动等,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积极、主动地体验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美。 

 

         三、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动画教学。幼儿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的认识有限,要让幼儿充分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美,理解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美,应运用能体现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的图片或多媒体动画等课件来具体形象地加以展示。也可加上诗朗诵等,做到视听结合,让幼儿在直观形象的多感官感知中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和意境,体验民族民间音乐美。 

         ()图谱教学。图谱是幼儿所喜欢的一种使音乐形象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它能形象、直观地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曲式的结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获得对音乐作品意境完整的印象,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如学唱民族音乐京剧《我说脸谱》,活动前教师可先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感受精彩纷呈的京剧脸谱文化,再缩小范围,选取与京剧曲子有关的、有代表性的脸谱人物引导幼儿认识,倾听关于这些脸谱人物的故事。在学唱《戏说脸谱》时,教师还直接将蓝脸窦尔敦、红脸关公、花脸美猴王、白脸曹操、黑脸张飞等脸谱以图谱的形式呈现,幼儿看着图谱就能唱出歌词,使难懂的脸谱人物、难记的脸谱顺序变得简单、易懂、易记。 

        ()游戏教学。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于民族民间音乐活动中是有效的选择。如民间音乐《化蝶》,乐句的理解是难点,采用幼儿分别扮演蝴蝶和花随音乐做游戏的办法,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四个乐句,使幼儿容很易感受到乐曲的特点与结构。 

 

        四、运用多样化语言表达民族民间音乐美的意境 

        幼儿在民族民间音乐活动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拍手,用表情、肢体等“语言”来表达自己听音乐的直接感受,表现音乐美的形象。因此,要重视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语言来表达,这样既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美,也帮助幼儿表现音乐美,还促进同伴间的交流与分享。 

        ()口头语言表达。当教师借助多感官感知手段启发幼儿感受、理解音乐时,幼儿往往能用形容词、短句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感受。如幼儿会用优美动听、舒缓、柔和等词汇来描述《化蝶》乐曲意境,会用热烈、热闹、兴高采烈、象灯笼舞起来、象鞭炮放起来来形容《春节序曲》音乐的意境。这个过程对幼儿民族民间音乐感受的词汇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 

        ()肢体语言表达。幼儿天生好动。可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感受到的民族民间音乐意境。如在欣赏民间音乐《划龙舟》时,可让幼儿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乐曲中划龙舟的快慢节奏以及单人与多人划龙舟的不同节奏,从而感悟音乐的节奏美与乐段结构的特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提高。 

        ()美术语言表达。幼儿喜欢自由画画,利用画来表征自己的情感。这可以迁移于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面表征民族民间音乐内容,创造性地表达对民族民间音乐美的理解,并在同伴间进行分享与交流。如在《喜庆秧歌》舞蹈活动中,让幼儿想象热闹欢快的场面,有的幼儿会画出高举双手挥舞的动作图,有的幼儿会画出原地静态摇摆的动作图,并用箭头表征摇摆方向,表达音乐的优美柔和。 

        此外,打击乐也可以作为幼儿表达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与理解的一种语言。如在《采茶扑蝶》音乐活动中,幼儿会自由选择适合的乐器轻声演奏扑蝶的情景,再选择另一种乐器表现采茶时欢乐的情景。 

 

        五、通过家园互动增加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资源 

        民族民间音乐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双向沟通的桥梁。许多家长及前辈,对儿时的民族民间音乐往往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和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及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如平时家长在家中哼唱民歌或比划几个民族舞蹈动作,请家长带幼儿上街听街头艺人的乡音乡曲,请社区舞蹈队来园表演民族民间舞蹈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民族民间音乐熏陶。这种家庭、社区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题材开拓了幼儿的视野,吸引了幼儿的视线,经常持久的民族民间音乐熏陶使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大大增强。家长也在运用民乐和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中增进了亲子感情,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的这种双向互动,有效促进了幼儿感受、理解民族民间音乐能力的提高。 

        当然,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在活动中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而深刻的全部内涵。但是,这些来自民间、来源于生活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民族民间音乐,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音乐活动内容,为广大幼儿所喜爱。值得关注的是,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所渗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情感,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朴素的爱国主义的思想种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

  •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漕桥镇振兴东路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