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辅导员在中队中的角色转变:从“领导者”到“指导者” 新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进行了十几年,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那么作为身兼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的老师们,却有很多因为长期的班主任工作惯性在少先队的工作方法上有改进和转变。比如有的辅导员老师在面对孩子们时,还是以居高临下的“面目”出现,形成了指挥、命令、包办和代替的工作方式,久而久之,队员们便失去了对活动的兴趣,中队组织便失去了活力。通过新课程培训,很多老师都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在教学中应作相应转变,而对于中队辅导员这一“角色”也应有一定的转变了,即从“领导者”到“指导者”的转变。但老师们往往只是“意识到”了而已,离真正的落实却还有一定的距离。当我们在工作中作为领导者来面对孩子们时,常常会把他们看成是被塑造的对象,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而作为指导者则是把孩子看成有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主张积极发挥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活动,在自主的活动中形成道德发展的内动力。所以我们辅导员老师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角色,在工作中要成为活动的启发引导者;成为活动的组织协调者;成为活动的设计点拨者和活动的欣赏激励者,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习惯的少先队工作方式,以适应我们新的角色。 1、 角色转变需要我们与孩子们成为朋友。 与教育对象拉近距离,是中队辅导员必须要做到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用说队员敢当小主人了,就是当小助手也会只看老师脸色,不敢提出自己所想,不敢提出相反的意见。“没有爱的教育是贫乏无力的”。我们与孩子们交心、交朋友,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我们和他们是平等的。所以辅导员老师要张开双臂,让队员体会到来自老师的爱,让他们尊敬老师、相信老师,与老师亲密无间。 2、 角色转变需要我们给孩子们以帮助和引导。 我们辅导员老师还需要通过当好“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给孩子们以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以启动中队组织的自转功能。有一位著名的辅导员老师说得好:“只要是由队员和队集体自主、自动完成的活动,哪怕没有队的仪式,也是真正意义的少先队活动。”丰富中队生活,开展各项中队活动,让队员们在活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动手动脑、创新求异中迸发出新的智慧火花。这一切都有一个我们老师耐心帮助,逐步引导,渐渐放手的过程。
|